跳過廣告...
全球財經世界報導
川普預告公布晶片關稅 專家憂台廠加速外移
字級:
A+
A-

川普政府陸續寄出給各國的對等關稅通知信,同時也不忘警告即將開徵晶片關稅,廠商待命,專家則憂心,可能會造成短期出口成本上升,進一步加速海外設廠速度,不過除了關稅風險外,資誠公司最新給商界領袖報告中也指出,銅供應短缺問題將會越來越大,恐怕造成半導體產線中斷。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很快會宣布一些事,像是藥品(關稅)啦 晶片(關稅)啦,還有其他幾樣東西,你懂的。」

除了對等關稅稅率陸續開獎外,以產業分類的關稅大刀,川普也沒有要放下,例如晶片稅率很快就要出爐。專家推測,可能的課法包括來源國別導向,以及技術分級,也就是根據製程課稅,並推測如果真如此,成熟製程會更容易被拿來做為關稅工具,以逼迫產地多元化。

台科大兼任副教授 羅天一:「製程方面當然是一個考慮,不管是先進製程還是成熟製程,先進製程大概會落在很大的公司,台積電、三星等等,成熟製程可能跟車輛IC晶片,除了產業別和製程考慮之外,還有一些政治地緣的考慮,也會考慮在裡面。」

對台灣產業潛在影響包括,短期出口成本可能上升、壓縮毛利,而客戶也會更傾向與具有海外產能的供應商合作,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等廠的投資可能因此擴大。而就現階段已公布的對等關稅來看,對記憶體產業,市場就預期會造成不小衝擊,原因是日韓8月1日起將面臨25%的進口關稅,而記憶體卻大多都是從這兩地出口。

半導體產業的逆風還不只關稅,原物料也是,根據資誠公司報告指出,2035年約3分之一的晶片生產,會面臨銅供應中斷風險,是目前的4倍。

台科大兼任副教授 羅天一:「銅本身的特性,成本比較低,導電性比較高,材料的取代性方面,短期來講是比較辛苦、比較困難。需求沒辦法滿足,產量沒辦法增加,這時候怎麼辦?從回收著手,研發取代的材料,但取代材料看起來短期沒那麼快,所以在回收面,可能要多加強力道。」

不過綜觀現在半導體產業的景氣,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新一份數據顯示,5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590億美元,月增3.5%、年增19.8%,尤其亞太地區動能最強。專家解讀,各國推動「主權AI」、本地化資料運算,高度依賴尖端製程,已形成剛性需求,可作為半導體產業抗波動的支撐力道。(記者 莊欣璉、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