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在國會質詢時情緒潰堤,引發政壇與市場高度關注。工黨內部對她主導的福利法案強烈不滿,導致政策急轉彎、財政缺口擴大。反對黨痛批她只是首相的替罪羊,是否穩坐官職成為焦點。儘管首相強調她會續任,但政局動盪已難掩執政危機。
在鏡頭前淚灑議場的這一刻,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瞬間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由她主導的福利改革法案,引發工黨內部強烈反彈,49名黨內議員跑票反對,迫使政府在國會臨時讓步,導致財政面臨50億英鎊的巨大缺口,政策方向因此陷入混亂。
英國反對黨領袖 巴登諾克:「議長先生,我看首相根本沒搞清楚昨天國會發生了什麼,他那個法案被砍到只剩骨架,辯論辯到一半還自己轉彎,硬生生把第5條刪掉。請問他人到底跑去哪了?他現在不敢回應,就是因為他心裡有數,這法案根本省不了半毛錢,反而還要多燒掉幾百萬,這是英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打著要省錢的旗號,結果推出一個更燒錢法案的首相!」
里夫斯看起來明顯心煩意亂、憔悴不堪,不只讓輿論迅速發酵,還引發市場劇烈反應,英鎊兌美元重貶近1%,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甚至一度上漲0.22個百分點,創下自2022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反對黨領袖 巴登諾克:「里夫斯現在看起來真的一臉痛苦,工黨議員們,你們愛怎麼指就怎麼指,但事實就是現在連工黨自己人都公開說這位財相完蛋了!說到底,她只不過是來幫首相擋子彈的,記得今年1月才說里夫斯會一路做到下次大選,你們信嗎?她還撐得住嗎?」
英國首相 施凱爾:「你才撐不到那時候啦!議長先生,我每次聽巴登諾克提問或回應都特別開心,因為她每次都會搞砸,剛好讓大家看看保守黨那邊到底有多不認真、多沒分量。」
首相施凱爾起初避談去留,但隨後公開力挺,強調里夫斯將繼續擔任財政大臣,儘管法案最終在修改後象徵性通過,但原本的預算削減幾乎全數撤回,不僅動搖政府改革立場,也引發市場質疑工黨是否還有能力掌控財政。(記者 陳鳴駿、黃翊豪/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