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布第二季交車數據,儘管創下史上最大跌幅,不過由於結果優於先前悲觀預期,股價反而出現回彈。面對銷量壓力與政治風波,執行長馬斯克親自接手歐美業務,力圖止跌回穩。外界關注,自駕技術與自動化未來,是否還撐得起特斯拉的股價,下半年銷量表現將成關鍵指標。
正當美國總統川普與馬斯克,為了《大而美法案》再度吵得不可開交之際,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最新公布2025年第二季交車38萬4122輛,較去年同期下滑13.5%,已連續兩季走下坡。不過由於原先更為悲觀,最低預期甚至下修至36萬輛,數字出爐後,帶動股價反彈近5%,市場情緒略為好轉。
《CNBC》記者 Phil LeBeau:「回顧特斯拉的歷史,每次當馬斯克被逼到牆角,非得改善公司表現的時候,他通常都能讓特斯拉重新回到正軌,這次還會不會這樣,我們走著瞧,畢竟現在的市場環境,跟他上一次積極參與日常營運的時候已經很不一樣了,但他的那段紀錄,還是值得注意的。」
投資人對特斯拉的前景仍抱持謹慎態度,分析指出,馬斯克強烈偏右的政治立場已在歐美市場引發反感,搭配產品線老化、價格高昂,讓消費者轉向競爭對手。
此外,如果川普政府確實推動取消電動車補貼,恐怕進一步削弱需求。特斯拉原計劃6月底推出平價版Model Y搶市,但量產時間已傳出延後,更增加市場不確定性。
Wynsource投資長 Bonawyn Eison:「整個特斯拉的故事,其實就是在講自動化、自駕計程車和自動駕駛這一塊,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本質上從來沒變過,我也理解大家常常會說,狀況這麼差,只要比預期稍微好一點,就能當成好消息來解讀,但特斯拉這套劇本已經有點太重複了,如果沒辦法真的抱著『投資未來』的心態,或是真心相信馬斯克這個人,那我覺得銷售數據、車價,對特斯拉來說根本沒什麼意義了。」
儘管整體交車差強人意,但第二季仍較第一季略為成長、跌勢趨緩,加上特斯拉6月在中國終結連續8個月銷量下滑,西班牙與挪威等地銷售同樣回暖,部分專家認為,這可能是「觸底反彈」的起點,值得繼續觀察。若特斯拉希望避免全年銷售連兩年衰退,下半年可能需交出超過百萬輛的銷售成績。(記者 陳鳴駿、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