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高利率、高通膨、高風險環境下,導致台灣融資租賃業者的營運,在今年第一季全面收斂,但隨著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租賃業者開始延伸經營觸角,有的以異業結盟的方式,進攻IT租賃,有的到東協開拓市場;但是從造車起家的融資租賃業者,則因應電動車發展,把焦點轉往向光能、綠能和儲電產業,甚至結合充電、租賃平台的服務,打造電車的生態服務網。
大量新出廠的車停泊在廠區,受到貨物稅、關稅雙稅干擾,消費者等降價,新車的銷售遲滯,而且就連全球龍頭車廠也在環境變動之下受到衝擊。
外媒記者:「因應中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還有全球貿易緊張的氛圍,車商透露,車廠還要裁減銷售與金融部門,裁減10%到15%的人員。」
而且賓士還提出成本緊縮計畫,要在2025到2027年間每年節省50億歐元的開支,要縮減金融跟銷售團隊,甚至關閉美國密西根的金融總部。而車市的縮減,也衝擊到台灣四大從事汽車消費金融的業者,2025年第一季的營收收斂,全數呈現衰退,但也因此促進體質調整腳步。
融資租賃公司總經理 闕源龍:「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能源車就是所謂的電動車,所以我們就會去思考,我在販售電動車的時候,我勢必要有充電樁,所以我們又加入充電的平台,然後慢慢就衍生到就是太陽能、光電,所以我們也看到儲能,那也看到售電。」
融資租賃公司總經理 闕源龍:「我們光電大概有做了大概350個廠,然後接近105個MW,那我們也做3個儲能案廠,這個以目前來講我們速度算很快,在租賃業我們大概是首屈,以後你還是要有些儲能,把這些光電儲下來,晚上需要的時候才能提供出來,這個一條龍的產業價值鏈,已經都形成了。」
租賃業者啟動低碳轉型,從汽車業製造到擴大移動服務生態,也把經營觸角延伸,中租深化東協市場,和泰的關係企業和潤則是攜手
融資租賃公司總經理 闕源龍:「縱然有一些中美貿易對抗,或是關稅的議題、或是匯率台幣要升值,造成一些企業的出口影響,基本上到目前為止影響不大,不過最壞的衝擊,我認為下半年主計處大概有預估,台灣的整個經濟成長力大概就是1%,然後全年大概3.5%,所以我們都有準備。」
面對全球高利率、高通膨、高風險環境下,汽車融資本業明顯受到衝擊,不得不延伸經營觸角,緊抓新的轉型商機。(記者 陳盈卉、奚詩超/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