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台灣央行在去年端出第七波打炒房措施至今尚未鬆綁,而同樣在有高房價問題的南韓,近期是祭出打炒房重拳,內容包括限貸令、多屋族貸款直接歸零等,政策強度遠超台灣,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就直言,韓國下猛藥的打房政策,台灣不但不能學,反而應該引以為鑑!
台灣社群網路論壇上,熱烈討論,標題大大寫著,台灣是否敢抄韓國的打房作業,就是因為南韓強勢祭出打房新政,相較之下台灣919,第七波信用管制,針對第二戶貸款成數下修至5成,第三戶僅剩3成,與南韓直接歸零的政策尺度,仍有差距 ,讓民眾疑問,同樣為了抑制高漲的房價,那「台灣能夠借鏡嗎?」
房產趨勢專家 李同榮:「我們不能夠把他,當成他山之石來效仿,我們反而是要引以為鑑,從2017年這個文在寅上任以後,他就連續幾年動用了25輪這個打房措施,但是房價就是越打越高,2023年的房地產崩盤是,因為他2021年的8月份,韓國連續一年半,採取了激烈的升息措施。」
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韓國房產市場起伏,多數集中在首都生活圈,因此首爾成為房價漲跌領頭羊,但房市技術循環與投資行為,以及槓桿操作和台灣不一樣,像是運用全租房的資金槓桿投資,就是炒作房市的根源之一。
房產趨勢專家 李同榮:「全租房就是說,我花了3成的自備款去買了一棟房子,然後我租給全租房,這個房客要繳交7成的左右上下左右的押金,那免房租,那7成的押金,是不是你付了3成自備款,7成的押金那等於你有剩下4成,多出的4成資金要做什麼用,再買第二間房。」
無論在哪個國家,如何針對供需因素,找出房價高漲的核心問題,對症下藥才是關鍵。(記者傅儀文、張皓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