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台灣形象展馬國登場 AI.大健康雙亮點最吸睛
字級:
A+
A-

2025馬來西亞台灣形象,在吉隆坡盛大登場,吸引200家台灣企業參與,展出規模是歷年之最,展覽不只聚焦5大領域,這次更受矚目的焦點的還是「AI的應用」,尤其在健康產業醫療上,都能看到實際的應用,預估這次展覽,能創造8700萬美元的潛在商機。


兩座菱形高塔佇立在馬來西亞市中心,一旁國旗環繞,這樣壯觀美景在吉隆坡會展中心都能盡收眼底,而2025馬來西亞台灣形象展,就在這盛大登場。

台馬特色的24節令鼓,呈現文化交融與熱力,光是開幕儀式就足以讓人 熱血沸騰,走進會場還有化身專業導覽員的凱比機器人,今年台灣形象展,聚焦5大主軸,智慧製造、綠色永續、智慧生活、文化與觀光還有大健康產業,像是這個骨密度分析軟體,就是AI導入在健康醫學的最好範例。

采風智匯業務 陳禹潔:「骨質疏鬆症它傳統要篩檢,檢測的一個機器叫DXA,這個機器大概台幣可能3、400萬,所以我們觀察到,在馬來西亞大概只有30%的醫院,有辦法購買這樣的機器,就是你只要用一張X光片,然後搭配我們開發的AI軟體,在30秒之內,就可以診斷出,你有沒有骨質疏鬆症。」

另外在居家照護這塊,也能靠AI應用技術來幫忙,精準度可達到97%以上,讓誤報率低於3%。

《非凡新聞》馬來西亞特派記者 傅儀文:「全球老年化(趨勢)嚴重,所以醫療照護就很重要,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台,就是非接觸式的邊緣AI跌倒偵測器,透過的是去識別化EVS技術,結合人工智慧,能夠有效的分析長者是否發生意外,而且它使用的還是聯發科的AI影像晶片。」

外貿協會秘書長 王熙蒙:「我們這一次,總共有200家的參展廠商,其中就有32家跟AI相關,不管是AI的應用,或者他的產品,或者說他在不同產業的應用,像醫療所以很多。」

在綠色轉型與減碳政策上,馬來西亞也在強化,當地產業鏈的整合,像是我們眼前看到的一整排吸管、杯蓋、垃圾袋,全都能用 甘蔗、水稻,甚至咖啡渣、鳳梨等複合纖維製作出來。
 
台灣先盟生物循環科技總裁 陳宥燊:「像台灣來講有鳳梨,這邊馬來西亞也有鳳梨,早上還有一個鳳梨農民來找我,因為淨零碳排跟碳中和,這個是各國有共識,要達到這個目標,所以我們是基於這樣的,農業循環跟自然循環的角度,區開發這種全新的新材料。」

而為了提升台灣大健康產業的國際能見度,外貿協會在吉隆坡設立「台灣大健康展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因為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將健康產業列為第12大馬計畫,台灣廠商就把影像式喉頭鏡帶到現場,透過即時高解析影像,提升插管與急救安全,要搶下東協市場。

安耐視科技董事長 古思明:「我們要進入這個亞洲人,這樣的一個國家地區的時候,馬來西亞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另外一個,我們知道馬來西亞其實是,伊斯蘭市場的重要通道。」

隨著產業逐步深耕馬來西亞市場,展現的不僅是,台灣產業鏈的整合硬實力,更是與國際間合作的高潛力。(記者傅儀文、張皓普/馬來西亞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6月消費者信心連4跌!6項指標全落入悲觀 股市信心跌最重
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夾擊,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探逾1年新低。(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夾擊,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探逾1年新低。(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下滑至63.7點,月減1.23點,不僅連續4個月下跌,更寫下近14個月來最低水準。其中6項指標皆走跌,全面處於悲觀區間,顯示整體景氣展望明顯趨緩。尤其以「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下降幅度最大,寫下逾2年來新低,而其餘5項分項指標也同創逾1年低點。

本月6大指標全面下滑,尤其以「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跌最重,繼前2個月連續大幅下滑超過10點後,再度下跌2.86點,降至23.96點,創近2年半最低紀錄;「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未來半年就業機會」則分別來到81.11點與70.71點,雙雙創下13個月以上低點;「未來半年物價水準」與「家庭經濟狀況」則分別降至32.47點、77.06點,亦雙創14個月新低。



台經中心執行吳大任分析,消費者信心低迷並非反映台股基本面轉差,而是受到兩大變數壓力,首先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干擾出口節奏並增加企業成本;其次,新台幣近期快速升值,不僅壓縮出口商毛利,更使接單意願驟降。他示警,「下半年台灣經濟將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若川普在7月豁免期結束後提高關稅,加上匯率續升,恐將使景氣下行壓力擴及勞動市場。

除投資信心明顯下滑外,房市相關信心也同步探底。6月「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指數降至96.88點,創下近5年新低;與台灣房屋合編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也下探至94.62點,同樣回落至2020年疫情初期水準。吳大任指出,儘管跌幅不大,但實質信心已降至冰點,房市交易量「幾乎不存在」。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目前房市受限於央行持續緊縮不動產授信政策,加上打炒房政策空間有限,交易量短期難見放大。他補充,隨著美國對中關稅豁免期即將到期、下半年聯準會有望啟動降息循環,屆時台灣央行是否跟進,也將影響未來房市資金流向與買氣表現。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