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最前線報告
AR眼鏡熱 台積端七大晶片
全球AR眼鏡戰場硝煙四起。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全球AR眼鏡戰場硝煙四起。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全球AR眼鏡戰場硝煙四起,蘋果傳重啟AR(擴增實境)眼鏡研發,Meta、谷歌、小米等巨頭亦加碼搶攻眼球商機。台積電日前在北美技術論壇中,除點名機器人外,更指出掌握AR眼鏡布局,列出七大重點晶片,包含處理器、近眼顯示引擎、AR感測晶片等,攜手各大晶片業者提供全面火力支援。

2023年Meta和雷朋合作推出Ray-ban Meta智慧眼鏡,二年間帶動全球智慧眼鏡市場出貨量年增分別達156%及210%,使各大業者重新看待該市場,紛紛搶進。蘋果傳出重回AR眼鏡研發,推測未來有望深度整合語音助理Siri和視覺智慧技術(Visual Intelligence),成為蘋果在AI領域的重要布局。



台積電日前在北美技術論壇,表示AR內含七大關鍵晶片採用更多先進的矽技術(More Advanced Si Technologies),包含主晶片處理器、超低功耗運算處理器、智慧感測晶片、低延遲射頻、螢幕顯示驅動IC、高效能MCU及PMIC。

供應鏈透露,台積電開發應用AR/VR裝置中的微型矽基板OLED顯示器,採用80奈米技術,提供每英寸超過3,000畫素的超高像素密度,提升近眼應用的視覺品質。另外,目前市場主流的高通驍龍AR系列晶片,明年將推出3奈米製程的Gen2,較前代4奈米進一步提升,推測晶圓代工也將以台積電為首選。

業界分析,製程技術進步,使過往穿戴裝置想像開始變為可能。聯發科客戶運算事業部總經理Adam King指出,AR/VR技術發展面臨高效能、低延遲與極小型化的挑戰,尤其是要在輕巧如眼鏡般的設備上實現高解析度影像、多攝影機與感測器整合,並確保全天候舒適佩戴。

隨著硬體與軟體技術的成熟,市場對高效能與高能效的需求日益增加。台積電新製程使晶片尺寸更小並具備更快的運算速度,進而使電子產品尺寸也得以縮小;此外,系統單晶片的技術可將更多不同的功能集中在單一晶片上,減少電子產品中所需配置的晶片數量。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全球AI浪潮 先進封裝熱 封測三雄Q3起飛
全球AI浪潮 先進封裝熱 封測三雄Q3起飛。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全球AI浪潮 先進封裝熱 封測三雄Q3起飛。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全球AI浪潮推動,包括HPC(高效能運算)、AI PC、HBM(高頻寬記憶體)等晶片需求不斷增加,先進封裝帶動封測廠營運表現成長,業者近日指出,時序邁入下半年後,傳統封測需求也將跟進加溫,因此,在先進與傳統封測雙引擎帶動下,市場看好下半年台灣三大封測廠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營運向前衝,全年業績均可望優於去年。

時序即將進入第三季,以往年產業淡旺季走向來看,消費性電子需求將開始顯著拉升,可望帶動三大封測廠傳統封測業務的出貨力道,市場法人看好,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第三季營運將開啟成長動能。

隨半導體技術演進,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技術推動晶片技術演進,同時也引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大廠積極搶攻先進封裝商機,並視先進封裝技術是下世代AI、通訊、HPC和智慧物聯網(AIoT)等應用關鍵技術,先進封裝主流技術架構除了台積電的CoWoS外,包括日月光半導體的FoCoS、矽品精密的FO-MCM以及艾克爾(Amkor)的S-Swift等。



日月光、力成及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布局積極,其中,日月光近年先進封裝接單方面已有明顯進展。該公司先前表示,全球先進封裝及測試需求相當強勁,去(2024)年先進封裝及測試營收超過6億美元,年增1.4倍,今(2025)年預計將再增加10億美元以上,全年將可望超過16億美元的營收貢獻,其中,先進測試展現強勁成長動能,而傳統封裝業務預期今年也將呈現中高個位數的成長幅度。

力成領先各封裝廠率先完成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先進封裝產線。力成表示,該公司FOPLP已開始出貨,目前已有營收貢獻,持續看好未來在AI世代中,高階邏輯晶片的異質封裝,將採用更多FOPLP解決方案,預期未來幾年該公司在先進封裝的營運貢獻將逐年成長。

京元電主要專注IC測試服務,提供晶圓測試(CP Test)、後段IC封裝成品測試(Final Test),京元電在先進封裝領域則因承接WoS段成品測試(FT),該公司對於今年訂單抱持正向看法,由於台積電大擴CoWoS產能,法人預期,京元電相關業務有機會跟隨前段產能擴充幅度持續受惠。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成 AR+AI商機旺 鴻海、廣達搶卡位
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成 AR+AI商機旺 鴻海、廣達搶卡位。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成 AR+AI商機旺 鴻海、廣達搶卡位。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AR+AI眼鏡未來將展現出強勁成長潛力,根據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調查顯示,2024年全球AR+AI眼鏡銷量約152萬副,2030年銷量將達到9,000萬副;法人預期,隨AI應用興起,促進AR+AI眼鏡功能不斷增加,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台灣廠商如鴻海、廣達、和碩、亞光、玉晶光等積極搶進,為營運再添動能。

研究指出,CES2025前後市場迎來密集的AR+AI智慧眼鏡產品發布期,從技術面來看,AI眼鏡整合相機、感測器、揚聲器、AR顯示器等核心零組件,得以呈現視聽、拍照、健康偵測、資訊互動等多種功能,並連接各種終端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筆電等,逐漸為使用者建構出全方位、智慧化的互聯生態環境,未來成長潛力巨大。另一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S調查則指出,去年全球AR眼鏡市場規模為8.78億美元,2030年將大幅成長至41.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9.4%。法人預期,隨AR+AI眼鏡市場繼續擴大,鴻海、廣達、和碩、亞光、玉晶光等台鏈將積極搶進。



鴻海宣布攜手Porotech進軍AR眼鏡市場,加速在AR與MicroLED的戰略布局,並計畫在台中建立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晶圓製程產線,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投入量產,以應未來全球主流客戶產品的相關需求。

廣達去年宣布參與美國AR眼鏡與技術供應商Vuzix現金增資,強化雙方戰略合作關係,並於營業報告書中透露,在AI智慧眼鏡領域已與以色列光學設計公司展開技術合作,研發出應用於手術輔助及醫療實習領域的光波導光機,並攜手醫學器材與SoC晶片廠商,共同開發智慧眼鏡應用。

和碩則是在COMPUTEX 2025上秀出Verge系列智能眼鏡,透過AI技術加強用戶互動,並提供語境相關資訊,特色還包括單眼超亮Micro LED顯示器等,將該產品定為可用於導航、通訊、資訊獲取的多功能裝置。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