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新聞通
聯發科「第一師」發功!蔡明介、蔡力行如何花10年,靠光碟機部門築底、轉進雲端拿下谷歌輝達訂單?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COMPUTEX上,大談公司從邊緣到雲端的AI創新。(今周刊攝影組)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COMPUTEX上,大談公司從邊緣到雲端的AI創新。(今周刊攝影組)
字級:
A+
A-

撰文‧王子承

從光碟機產品出發,聯發科花了10年時間摸索,靠著高速傳輸技術SerDes打進谷歌、輝達供應鏈,搶攻ASIC市場。


在剛結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聯發科副董事長兼執行長蔡力行大談公司從邊緣到雲端的AI創新,「聯發科在過去2、3年,非常努力地投入雲端ASIC(客製化晶片)業務……,我們有實績,也可以做到。」這讓人見識到,以往只在手機、平板、電視晶片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聯發科,已經有了新布局,而且,是在雲端。

論實績,聯發科ASIC部門除包攬思科、Juniper等網通業者的生意,最近更是從網通晶片霸主博通手中,搶下搜尋引擎龍頭谷歌旗下AI晶片TPU v7訂單,也與輝達在個人用超級電腦晶片GB10進行合作。幾大案件加持下,公司預計ASIC業務在明年將貢獻營收10億美元(約300億新台幣),成為法人最關注的新成長引擎。

IP技術強 追平博通、思科

但若論這些訂單背後的打底工程,則絕對不僅僅是「2、3年」的工夫而已。事實上,支撐眼前實績的關鍵,是聯發科歷時10年打造的「224G SerDes」高速傳輸技術。

簡言之,SerDes是讓晶片、晶粒(Die)連結的高速傳輸重要技術,聯發科這回在COMPUTEX上展出的「224G SerDes」,也是它近來能奪下美系CSP(雲端服務供應商)訂單的關鍵。

一名聯發科前員工指出,SerDes雖然採用先進製程,不過卻是用類比訊號設計,「在高速下跑類比訊號,抗干擾難度很高。」除了聯發科外,目前市面上能夠商業化對外授權224G SerDes的IC設計業者,僅有博通、Marvell。因此,該名員工驕傲地表示,「雖然我們在『用量』上沒做到全球領先,但在IP(矽智財)技術上,其實早就追平龍頭博通,以及從不對外授權的思科。」

令人意外的是,聯發科在這項技術上的累積,竟然來自公司最早的「起家厝」——光碟機控制晶片部門。多位聯發科資深前員工不約而同地指出,光碟機事業部,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創辦公司後成立的第一支、素有「聯發科第一師」稱號的研發團隊。

隨著光碟機市場式微,這批人先後投入觸控晶片及SSD控制器晶片的設計,最後,決定往博通寡占的資料中心用乙太網路交換器晶片,展開進攻。2015年,成立新公司擎發通訊,在美國矽谷成立據點,從華為、思科及博通等網通大廠挖角人才,由美、台兩地同步進行研發;其中,美國負責設計交換器晶片架構,台灣則研發SerDes。

唯一懂資料中心 外商想收購

擎發初試啼聲,就開發出28奈米、採用InFo先進封裝的交換器晶片,對標博通的旗艦級產品,後續更計畫推出採用112G SerDes技術的7奈米製程晶片。擎發前高層透露,包括美國雲端業者亞馬遜、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當時都在測試擎發的晶片。

但因為資料中心產業驗證時間長,且2018年聯發科手機晶片事業正處於艱難時刻,讓仍在燒錢的新事業發展受到限制。業界人士透露,Marvell、思科當時都曾主動洽談,想要收購擎發。

但也因為多家外商的接觸,讓聯發科驚覺擎發技術的重要性,最後決定在2019年把它合併回母公司。一名擎發前員工回憶,「當時Rick(蔡力行)想要攻北美CSP市場,發現整個集團懂資料中心的只有我們,眼見交換器產品還需要再燒個幾年,所以就建議我們乾脆轉型做ASIC。」

此後,聯發科不再發展自有交換器晶片,改與思科等業者合作,為其開發ASIC晶片。轉型後,團隊雖歷經人事震盪、部分人才被輝達挖角,但SerDes技術開發未曾間斷。

近年AI熱潮暴起,讓這組源於「第一師」的事業部再度獲得重視,近3年,聯發科加大資源投入擴編ASIC團隊,同時加派人力在美國就近服務客戶,並延攬多位英特爾前高層,將部門改組為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展現衝刺新事業的決心。

一名聯發科ASIC業務指出,「我們不只是賣IP,而是能幫你從IC設計、先進製程、先進封裝到供應鏈管理,全都搞定。」這也是聯發科與博通、Marvell不同之處。雖然上述兩家同業深耕網通產品多年,但量產規模較小,而聯發科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具備先進製程的大量晶片下線(tape out,交付製造)經驗,更能搞定量產「眉角」。

在此同時,為了強化與博通、Marvell之間的競爭力,聯發科雖不做交換器晶片,但也利用SerDes技術,開發周邊DSP(數位訊號處理器)晶片。

不過,後續仍有挑戰必須克服。一名網通晶片業者觀察,聯發科現在ASIC的成果,大部分都是聚焦輸出入核心(I/O Die)設計,在AI晶片最重要的運算核心上,尚未有太多實績。

但無論如何,經過10年深耕下來的技術升級,聯發科終究敲開雲端市場的大門。手握關鍵門票的它,未來能否把握機會,在ASIC事業有更多突破,預料也會是產業界與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

聯發科「第一師」發功!蔡明介、蔡力行如何花10年,靠光碟機部門築底、轉進雲端拿下谷歌輝達訂單?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0056還能買?揭秘兩大「最慘情況」!0050、00878、00919...若股市再度崩盤,投資ETF的3種策略

中信金變「2元金」股價43元還能買?不如買這檔「金融股隱形冠軍」連14年配股配息,長抱10年賺贏大金控

帶狀皰疹疫苗費用多少?全台9縣市補助或免費「現賺17000元」!補助資格、準備文件、資訊一次看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10年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如何申請?投資對象、申請條件、時程,6大QA一次看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