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宣示成立主權基金,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透露,現有的國發基金等政府基金未來會與主權基金並行、互補,基於央行反對無償撥用外匯存,將有償動用;在投資標的上,經濟部長郭智輝直言,台灣發展許多AI的邊緣應用,但AI最主要的市場還是在美國,如果從初期就可以開始關注與投資,對於後期的加碼會有很大的幫助。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2日處理與審查「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經濟部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高桂仙與郭智輝列席備質詢,多位立委關切主權基金。高仙桂表示,國際間主權基金的資金有來自如原油的生產資源,因為我們沒有石油自然資源,因此可能的財源是財政盈餘或外匯存底。基於央行反對無償撥用,有償也是型態之一,其他國家也有過有償方式運用外匯存底作法,政府須向央行購買外匯、而非直接挪用。
她表示,相關議題行政院仍在商議中,包括未來的專責單位,若行政院指定由國發會負責,國發會責無旁貸。
未來主權基金一旦設立,她表示,現有的國發基金等政府基金,會與主權基金並行、互補,國發基金偏重國內市場之產業投資,主權基金偏重國際市場投資。
高仙桂強調,現階段總統指示成立主權基金,就是一個目的:讓台灣產業競爭力更加強化,且現在是設立好的時機。
郭智輝也認為,現在設立國家主主權基金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特別是在AI方面,台灣做了很多AI的邊緣應用,不過,眾所周知,AI最大的市場在美國,現在因為關稅議題,使政府重新檢討相關發展策略,既然AI研究、發展的市場處要在美國,那麼如果我國發展策略可以從先期就開始關注與投資,對於後續的加碼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郭智輝進一步表示,台灣已經有國發基金等可以投資台灣的創新企業,但是不能夠投資海外;而主權基金是對台灣以外的地區投資,由於AI市場大多在海外的幾個地區發展,部分台灣企業也會參與到海外市場,主權基金就能對他們做投資。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