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標售160億美元的20年期債券結果疲弱,殖利率在標售後迅速跳升衝破5%,造成美國股匯債三殺,台股短中長期美債ETF於22日也跟著全軍覆沒,多檔債券ETF破底且高達44檔創下掛牌來新低價。
法人表示,美債於6月進入到期高峰,持債大國可能擬以手上美債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籌碼,不排除關稅戰與貨幣戰再次同步開打,後市操作需謹慎應對。
紛紛跳空大跌超過2%
觀察20日盤面上,長天期與槓桿型債券ETF紛紛跳空大跌超過2%,且高達44檔債券ETF創下掛牌來新低價,包括了2017年第一波掛牌的元大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富邦美債7-10年等元老級債券ETF。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美債集中在5、6月到期,進入供給過剩的情況,但降息時間點延後,讓標售意願下降,而標售倍數少又利率高,造成美國赤字疑慮。目前來看殖利率要再大幅往上的空間不會太大,10年期美債殖利率來看,上檔壓力為4.6%,目前位階為低接的時機點,市場推估9月可能降息,在降息前殖利率有望走弱。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瓈尹也表示,預料至7月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質疑將持續升溫。不過,近期非美投資人拋售美國資產的意願已較4月降低,且聯準會已進場調節購債,政府也計畫放寬SLR(補充槓桿比率)機制,這些措施均有助提升公債市場流動性。
張瓈尹說,根據歷史經驗,財政因素對債市的影響通常為短期,待利空消化後,中長期債市走勢仍將回歸聯準會貨幣政策及經濟基本面,建議投資人可在利率高點逐步布局債券部位。
優先布局短天期美債
法人表示,當開始降息時,一般來說,短天期債券殖利率下滑速度會比長天期降的更快,布局上建議可優先以短天期美債為主。不過,觀察在台掛盤的短天期美債ETF表現常常與「美元走勢」高度連動,而且台灣投資人是以新台幣買賣ETF,美債ETF的淨值最後要折算成新台幣來計價,而短天期美債ETF上因為債券價格波動小,匯率反而成為主導因素,因此仍需注意匯率風險。
陳奕光表示,匯市方面,美元對亞幣可能會相對弱勢,接下來可關注日圓相關標的;股市方面,台股仍具有資金行情、有望攻克年線,接近年線時可部分獲利了結並轉進債市或日圓標的,但仍建議可保留一些基本持股,包括IC設計、股東會行情股、金融、將要除息的個股、營建、觀光、內需股等。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