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央行坦言:今年美債部位仍增加
央行持有美債都是到期後轉換,每個時間點都有到期跟新購美債,因每年外匯存底都在成長,持有美債今年還是有點增加。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央行持有美債都是到期後轉換,每個時間點都有到期跟新購美債,因每年外匯存底都在成長,持有美債今年還是有點增加。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調降美國債信評,美債殖利率波動加劇,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21日持續關切央行持有美債策略是否調整,央行副總裁嚴宗大表示,央行持有美債都是到期後轉換,每個時間點都有到期跟新購美債,因每年外匯存底都在成長,持有美債今年還是有點增加。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說明,央行外匯存底有8成持有美債,但央行持有美債不是全為公債,也有大型機構發行的以美元計價債券,嚴格定義下,央行持有美國公債不到3,000億美元。

針對立委關切,標普、惠譽及穆迪都調降美債信用評級,央行持有美債策略時,嚴宗大表示,美債都是到期後轉換,每個時間點都有到期,也有新購的美債,且每年外匯存底都在成長,就他印象,今年央行持有美債還是有點增加。

至於外匯存底委外代操績效?嚴宗大說,央行1990年代初期就委外代操,主要是學習新的金融商品操作,績效好壞不能用一、兩年資料看,依過去10~20年資料,委外操作績效仍有參考價值,且每年代操績效有差異,央行對績效較差的也會收回自己操作。外匯存底投資報酬率介於2.2%~3%,每年都有波動,委外操作報酬率最高達3.53%,自行經營收益率最高是2.66%。

新台幣調節 沒守特定價位

另外,立委提及前總裁彭淮南似乎刻意守住28.5元關卡,及美銀近期預估新台幣第四季升至28.8元,嚴宗大表示,央行對新台幣調節沒有守特定價位,過去也曾超過28.5元。個別投行有自己預測,「央行會參考」,但影響匯率的因素太多了,不宜用直覺推測,光是美元的強弱,美國內部就有不同看法,央行關切的是維持國內匯率穩定,目前已較4月底、5月初穩定很多。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