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高盛:避險基金Q1減持美科技七巨頭 轉買阿里巴巴、百度等中企ADR
全球避險基金正在減碼美國科技七巨頭,轉而加碼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股。(圖/路透社)
▲全球避險基金正在減碼美國科技七巨頭,轉而加碼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股。(圖/路透社)
字級:
A+
A-

AI熱潮持續延燒,但全球避險基金卻悄悄改變了投資風向。根據高盛最新報告,今年第一季,這些全球最敏銳的資金玩家正在減碼美國科技七巨頭,轉而加碼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這不僅揭示資金風向的微妙轉變,也預示著科技股格局可能進入下一輪洗牌。

據《彭博》報導,高盛發布最新報告,分析了全球684家避險基金手中,總價值達3.1兆美元的股票投資部位,以Ben Snider為首的高盛策略師團隊指出,全球避險基金在第一季大幅減持美國科技七巨頭的股票,與此同時,基金卻相反地轉而加碼亞洲市場,尤其積極增持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其中最受歡迎的包括百度(BIDU)、阿里巴巴(BABA)、京東(JD)、拼多多(PDD)等,顯示出市場對中國科技股的信心正在回升。

不過,高盛也表示,儘管科技七巨頭整體呈現賣超,但仍然是避險基金最青睞的做多標的,如亞馬遜 (AMZN)、META(META)、微軟(MSFT)、輝達(NVDA)和 Alphabet(GOOGL)。

而資金的流動背後,也反映了對市場趨勢的重新評估,隨著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極具競爭力的低成本模型,在全球業界影響力大增,投資人對中國科技前景的想像空間再次打開。相較於美國科技股,中國科技公司的估值通常較低,因此更具吸引力;而美國科技股在AI題材過熱後,估值高的企業成為基金操作的風險考量。

總體來看,避險基金對科技板塊的態度,正從「明星股追捧」走向「價值重估」。隨著全球經濟與AI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科技股有望在這波資金重組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份報告中,高盛指出,今年第一季七巨頭股價表現不佳,迄今已下跌了5%,落後大盤指數4%的漲幅。但看好今年仍將是七巨頭的另一個勝利之年,首席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預期,今年大型科技股的表現將再次超越標普500指數中的其他成分股,連續第三年保持強勁增長。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