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輸台積電10兆韓元!韓媒:三星半導體業務持續落後 營收差距擴大
三星電子與競爭對手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的差距持續擴大。(圖/路透社)
▲三星電子與競爭對手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的差距持續擴大。(圖/路透社)
字級:
A+
A-

近年來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正面臨嚴峻挑戰,由於晶圓代工良率不佳,加上被競爭對手台積電、SK海力士夾擊,導致缺乏客戶訂單,逐漸失去市占率,持續陷入虧損。據南韓媒體披露,三星旗下半導體業務的營收,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差距持續拉大,目前已落差超過10兆韓元(約新台幣2145億元),顯示出在這場AI競賽中,三星依然落於下風,甚至有愈追愈遠的跡象。

韓媒《朝鮮日報》發布一篇名為「三星電子在晶圓代工業務上與台積電存在10兆韓元的收入差距」(Samsung Electronics faces 10 trillion won revenue gap with TSMC in foundries)的報導,根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三星負責督導晶片業務的裝置解決方案(DS)部門,今年第一季銷售額達25.1兆韓元(約新台幣5382億元),季減17%,但較去年同期增長9%;對此三星解釋,由於半導體出口受限,導致用於AI晶片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銷售減少,加上主要應用如手機的季節需求疲弱、客戶庫存調整,以及晶圓代工事業的產能利用率停滯,導致該部門業績表現低迷。

然而,反觀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公司台積電,在第一季的營收則達到37兆韓元(約新台幣83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跳增了42%,即使考慮到最近的匯率波動,根據韓元計算,三星與台積電之間的營收差距已高達10兆韓元。

韓媒分析,三星與台積電落差的關鍵,在於HBM的供應實力差異,HBM已成為AI半導體核心,三星雖然已投入HBM領域,但由於切入的時間較晚,迄今尚未進入由輝達(NVDA)主導的AI半導體供應鏈。相比之下,台積電幾乎成功壟斷了輝達AI晶片的生產,推升整體營收成長。

韓媒指出,台積電預估今年第二季營收為284~292億美元,約為40~41兆韓元,比市場預測的三星電子DS部門同期營收,高出約10兆韓元。

三星電子曾在2021年超越英特爾(INTC),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然而,從2022年第三季開始,記憶體市場放緩,導致營收被台積電反超。去年第二季雙方的銷售額不相上下,都約為28兆韓元(約新台幣6007億元)。但從第三季開始,銷售差距開始擴大至約3兆韓元(約新台幣644億元),到了第四季又進一步拉大至8兆韓元(約新台幣1717億元)。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