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A- 華新集團今日(12)全面啟動,華新上周公布首季財報,單季稅後淨利6.79億元,年減近22%,EPS 0.17元,但指出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客戶提早在首季底下單,預期本季不鏽鋼出貨量維持穩定,帶動今日股價一度飆漲8%,站上一個月新高,但盤中漲幅收斂至3%以內。 華新首季營收為448.43億元,季減4%、年增10.5%,毛利率升至8.2%、營業利益率2.1%,但受到業外損失2.13億元的影響,單季稅後淨利6.79億元,年減21.9%,EPS 0.17元。在各產品線方面,首季電線電纜營收與前季約當,茂毛利率回升至11%,不鏽鋼毛利率也來到8%,較前季、去年同期成長。 展望本季,華新預估,電線電纜整體銷量將較去年同期或首季提升;不鏽鋼事業則因下游客戶因應美國關稅不確定性,提早至首季底下單,第2季出貨量維持穩定;資源事業方面,鎳生鐵價格維持低檔震盪,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但全球經濟走勢、印尼政策變動、地緣風險仍具不確定性,前景仍須審慎評估。 華新集團其他個股也有營運利多傍身,瀚宇博4月營收50.98億元,月增34.3%、年增50.5%,累計前4月營收156.67億元,年增24%;精成科4月營收31.51億元,月增、年增率均高達66%,前4月營收83.14億元,年增18.4%;華邦電4月營收68.19億元,月減近1成、年減2.3%,但預期Q2受惠急單挹注,營收將持續上揚。 華新集團今日股價齊揚,華新早盤大漲超過8%,高點來到23.15元,成交量擠入台股前10大;瀚宇博盤中大漲逾5%,成功封閉關稅大缺口,站上4月以來新高,華邦電、精成科勁揚3%,彩晶、華東、精星盤中漲幅也超過1%。
字級: A+|A- ASIC業者世芯-KY日前發布第一季財報,稅後淨利達14.64億元,年增近2成,EPS為18.13元,繳出歷年同期最佳成績;同時在法說會上,世芯-KY澄清大客戶亞馬遜(AMZN)3奈米將遞延放量的傳聞,強調目前如期發展,最快將於明年第一季開始量產。激勵今(12)日股價開高走高,開盤不到半小時即亮燈漲停,衝上2530元,寫下4月2日以來新高,盤中委買張數破千張。 世芯-KY第一季營收104.85億元,季減19.79%、年減0.05%,由於北美大客戶7奈米製程案件進入產品周期後段,相關出貨量已減少,帶來的貢獻有限,加上首季為委託設計(NRE)業務的淡季,導致營收衰減;但受惠產品組合優化,雙率同步回升,毛利率23.16%,季增1.98個百分點、年增4.37個百分點;營益率14.25%,季增0.83個百分點、年增2.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4.64億元,季減20.27%、年增19.02%,EPS達18.13 元,雖為近4季新低,但仍創下同期新高。 展望今年後三季,世芯-KY預估後續業績表現將維持平穩,主要原因是上述7奈米製程案件貢獻已有限,同時,北美ODM客戶5奈米製程AI晶片案件表現疲軟。但NRE業務將強勁增長,北美市場的NRE案件動能依然強勁,第一個3奈米製程AI晶片案件已於首季設計定案,進展順利,預計於明年初開始量產;今年內應可見到更多3奈米製程案件啟動,2奈米製程案件的NRE預期也會開始帶來貢獻。 此外,近期市場傳出,亞馬遜旗下AWS的訓練晶片3奈米Trainium3將遞延至明年第二季放量。對此,世芯-KY表示,目前一切皆按計畫進行,客戶專案已經完成設計定案,並無遞延現象,最快明年第一季就可進入量產,看好其潛在的營收貢獻,全年營收仍維持先前展望。 美系外資對世芯-KY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其第一季EPS為18.1元,營益率為14.3%,低於市場預期;儘管如此,世芯-KY仍維持今年營收預測,預估將年減10~20%,並已考慮到來自垂直整合製造商客戶營收下降的影響。另一方面,世芯-KY主要客戶的3奈米項目進展順利,營收貢獻保持穩定,且2奈米項目有望擴增,因此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維持3988元。
字級: A+|A-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將於5月20日開展,今年主題訂為「AI Next」,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快在今(12)日提早來台會見供應鏈夥伴,而雖然目前相關計畫未獲得輝達證實,今日機器人大軍已先行噴漲狂歡,彬台、東台、穎漢、和椿、聯策、羅昇鎖上漲停,上銀、直得、昆盈、陽程、鈞興-KY、大銀微系統等漲6~8%。 消息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此次計畫在15日與台積電高層會晤、17日舉辦供應商晚宴,並於19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為2025 COMPUTEX發表開幕主題演講。COMPUTEX的主辦單位之一,外貿協會3月時宣布,19日的開幕演講上,黃仁勳將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突破」;此外,黃仁勳先前曾透露,將於本次參加COMPUTEX時正式公布將在台灣設立的首座海外總部地點。 市場期待黃仁勳將在此次演講為AI與機器人再添熱潮,此外摩根士丹利也出具最新報告,指出205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全球總收入,將來到近5兆美元,且因成本將從現今的5萬美元,降至2050年的1.5萬美元,人形機器人將在工業製造、物流等領域普及化,2050年的累計安裝量有望突破10億台,產業前景相當可期。 機器人族群開趴,和椿4月營收1.78億元雖月減15%、但大幅年增91.5%;累計前4月營收6.65億,約年增73.7%,股價亮燈衝上百元大關並站回季線。彬台4月營收9660萬元,月增1.33%、年增72.5%,呈現年月雙增;累計前4月約3.7億,年增幅度達175.2%,股價睽違近2個月站回70元關卡,盤中有逾1萬張買單排隊,其中漲停價有9500張。 高鋒首季雖陷入虧損,稅後淨損257.8萬元,EPS -0.02元,但毛利率攀升至22%,年增7個百分點,上周五(9)遭櫃買中心列入注意股後,今日仍隨機器人大軍上攻,最高漲逾9%,隨後回落至2~3%震盪,成交量名列前茅,截至中午11點30分左右達3.6萬張,為台股個股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