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9日公布4月營收達3495.6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今年1到4月累計營收為1兆1888億元,也創歷年同期新高!另一邊,台積電競爭對手英特爾最新也傳出,已與微軟簽署18A製程的晶圓代工合約,且正與輝達和Google洽談18A製程。不過對此,專家保守看待,認為英特爾在良率改善方面的表現,仍有待觀察。
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2025.03.06):「我們到現在為止,已經全滿了,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訂了。」
無論是今年、明年、還是後年,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透露,公司產線已全面滿載,隨著CoWoS先進封裝產能持續供不應求,也帶動營收交出亮眼成績。
台積電4月營收達3495.6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月增22.2%、年增48.1%;今年1~4月累計營收為1兆1888億元,年增43.5%,創歷年同期新高。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其實這樣看起來的話,就是說目前市場上,對於先進製程包含AI,跟其他的一些先進晶片的應用,它的需求還是相當的強,那這個需求也有可能,在關稅戰因素慢慢的降低之後,還是可以持續的一個發展。」
不僅台積電業績傳出捷報,《朝鮮日報》報導,競爭對手英特爾已與微軟簽署18A製程的晶圓代工合約,同時英特爾也正與輝達和Google洽談18A製程,可能以18A製程作為台積電N2製程的替代選項,挑戰台積電的霸主地位。
不過對此專家保守看待。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不管從微軟或是蘋果,甚至是Meta,他們其實現在都想要有自己的晶片設計能力,這些晶片對這些團隊來講,可能都是第一次開發,所以他找一個製程能力,需要改善的人,其實某個程度來講,是風險相對比較高。」
隨著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紛紛投入自研晶片,專家指出這些大廠由於缺乏設計經驗,確實可能選擇與代工價格相對較低的英特爾合作,以較低成本取得先進晶片,不過是否真能挑戰台積電,仍有待觀察英特爾後續在良率改善方面的表現。(記者楊珩、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