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英國達成關稅戰開打以來,首個貿易協議!英國首相施凱爾透過電話,和美國總統川普越洋連線,表示這項協議將促進兩國貿易,不過美國仍然將對大多數英國商品,課徵10%的基準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隨後也表示,10%的基準關稅將是未來的最低門檻。
美國總統 川普:「透過這項協議,英美將一同確立,互惠與公平是國際貿易中,基本且至關重要的原則,我認為這最終將成為對兩國都有利的一項偉大協議。」
對等關稅宣布暫緩至今一個月,由英國搶下頭香,率先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美國仍將維持向英國商品課徵10%的關稅,不過英國鋼鐵將被完全豁免,汽車關稅也將從目前的27.5%降至10%,適用於每年10萬輛的配額,幾乎相當於去年英國輸美汽車的總量。
英國首相 施凱爾:「我們已就一項歷史性的經濟繁榮協議,達成基本共識,這項協議將保護英國企業,並挽救英國上千個工作機會,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技能、高薪的工作。」
作為交換,英國將擴大對美國酒精、牛肉和其他農產品的市場准入,並取消多項非關稅貿易壁壘,此外,也傳出英國已經同意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不過專家直言,英美協議恐怕象徵性大過於實質的經濟意義。
查塔姆研究所英國國際事務專家 Olivia O’Sullivan:「長期來看,英國在談判策略上,仍將充滿挑戰,這份協議細節非常少,這些豁免將對部分產業有所幫助,但英美的貿易關係,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我們也應該保持謹慎,因為我們尚未看到太多細節,而且川普過去也曾反悔與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
摩根大通也在報告中指出,這次協議的範圍有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將會「非常小」。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每日電訊報》揭露,協議當中,英國同意讓美國審查中國在英投資,對此英國政府回應,美國並不會擁有直接否決權,只是可能「表達關切」,但仍引發英國國內對主權受損的擔憂。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預告,未來一個月,白宮將陸續公布數十份貿易協議。
美國商務部長 盧特尼克:「我們將能逐步設立模板,先看一兩個國家的情況,然後就做出模板,比方說有二三十個國家,他們的經濟情況類似,我們會看看他們的產品,確保我們理解正確,再給他們相應的提案。」
不過,盧特尼克也指出,10%的基準關稅將是未來的「最低門檻」,就算協議談成,各國也還是要繳10%的關稅。(記者魏嘉瑢、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