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鴻海衝美國製造 再砸11億台幣增資Q-Edge
字級:
A+
A-

鴻海3月以來,頻頻出手投資美國!最新公告斥資3600萬美元,取得集團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子公司普通股360萬股,這也是鴻海兩個多月來,第三度出手加碼投資美國。對此,專家認為,此舉主要是回應川普政策,對鴻海來說是正向利多。除了鴻海外,緯創、廣達近日均公告擴大美國的投資金額。

《TBS》記者:「三菱汽車工業將從台灣的電子設備代工大廠--鴻海精密工業,獲得電動車的供應。」

才剛宣布奪下日本三菱汽車電動車大單,鴻海最新代子公司Foxconn Assembly Holding Corporation公告,斥資 3600 萬美元,近新台幣11億元,增加集團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子公司 Q-Edge Corporation持股,目的為長期投資。

這也是鴻海兩個多月來第三度出手加碼投資美國,累計這三次投資額超過新台幣65億元,凸顯衝刺「美國製造」的決心。

豐銀投顧分析師 龔鴻彬:「他拿下三菱電動車之後,其實美國本來就是電動車最大的一個增長的市場之一。(投資美國)最主要是回應現在川普的政策,也希望可以提供在地化的供應鏈。我覺得這樣的措施,對於鴻海來說,應該是正向的一個利多。如果鴻海它的基本面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全球佈局又非常穩健,(股價表現)還是會維持這樣子的緩步墊高的格局。」

除了鴻海,緯創、廣達近日均公告擴大美國投資金額。其中,緯創預計斥資逾 11 億美元,逾新台幣330億元,用以增資美國子公司與擴廠。廣達則再投入3497 萬美元,約新台幣11.47億元在美擴產。

法人看好,電子代工大廠擴大「美國製造」布局,有助於降低川普政府關稅壁壘風險,助益後續接單。

華冠投顧分析師 范振鴻:「台灣的廠商到美國去佈局,長線來說,當然就是一個比較偏向利多的去做解讀。只是說短線來講的話,就是要面對一些相對的建廠成本壓力,還有建廠的支出。這部分可能對一些現金流部分,
就是會有一些影響。就市場來講,當然還是比較偏向是關注關稅後續的影響。」

儘管專家看好台廠積極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展開布局,但也提醒,目前最大的挑戰仍是總體經濟環境的變化。隨著下半年下修風險升高,後續發展仍需密切觀察。(記者楊珩、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