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緊盯,美國總統川普將要宣布的對美進口半導體關稅政策,而針對該政策,美國商務部前置蒐集公眾意見的作業已截止,僅收到43篇利害關係人回覆,業界擔憂,表態意見太少,會讓川普開徵更高的半導體稅率。對此台灣學者則表示,主要是觀察和競爭對手的稅率有無差別,台灣仍有機會保住產業優勢。
台北國際電腦展即將到來,各大科技廠商準備秀出最新產品及技術,但在這之前,川普半導體關稅也在蠢蠢欲動,外界先前猜測,稅率可能落在25%至100%之間,但專家也表示,下手可能不會那麼重。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 林偉智:「由於
然而在稅率揭曉前,美國針對半導體課稅調查,公眾意見徵詢狀況,卻相當冷清,截止日僅收到43篇回覆,民意壓力較小的情況下,恐怕讓川普團隊,更有機會下重手,對此台北大學教授則表示,關鍵在和競爭對手比,稅率如果一樣,台灣科技產業的競爭力,都還是能穩住。
台北大學資管所教授 汪志堅︰「如果整件事情,他其實台灣並沒有劣勢,世界各國都課相同,那我們可以直接推導一個狀況,其實我們的競爭力,沒有降低,那關稅本身最後會轉嫁到美國民眾,所以他會造成的衝擊,只是全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之後會台灣的衝擊,所以這部分,就不用太大疑慮。」
至於半導體關稅一旦落地,台灣該如何談判,也成為關注的焦點,除了經濟部先前提出的「境外關內」構想,規劃在海外設置產業園區,以取得關稅優惠外,智璞專家也指出,台灣可參考近期美英的作法,透過進口品採購機制達成關稅共識,作為另一種協商策略。(記者莊欣璉、林家弘/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