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 首談新新併 子公司整併2年完成。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台新與新光兩大金控「新新併」,歷時逾20年即將成真,此一台灣首宗的金融控股公司合意併購案,後續如何發展受市場高度關注。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7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合併後的新金控擁有1,000萬個客戶、股東接近100萬人,員工多達3萬人,是一個很大的新平台、他願意提出承諾,面對未來責任更大、工作更多的重擔,首要之務是以1年半至2年的時間,完成旗下四大子公司的整併。

■「認真、創新、永續」 以此精神經營台新新光金控



吳東亮強調,台新從最初成立銀行時僅五家分行開始,如今將躍升為台灣規模第四大的金控,核心策略都未改變,扼要的說,以「認真、創新、永續」六字代表的經營理念為基礎,未來仍會以此精神來經營台新新光金控,先以認真創新服務客戶,並永續經營回饋社會,「放到今天還是堅持這個價值」,持續深耕台灣、立足亞洲、面向世界,跟著客戶到全世界。

台新與新光金控的合併計畫,今年3月31日獲金管會核准,兩金控預計6月23日召開股東會、7月24日為合併基準日。

吳東亮表示,台新成立以來的經營理念,都是自己努力的做,並一路檢視市場上好的併購機會,過去經歷13次合併案,堪稱是合併經驗最多的金融機構,期間嘗試併購紐約人壽及彰化銀行,雖最終未果,但一路都堅守合意併購的基本策略。金控合併很複雜,但根據過去經驗,透過合意方式併購能提高成功機會,這次新新併也成為首宗金控合意併購案。

■推虛實整合 擁最多分行的民營銀行

吳東亮還說,外部通常對新新併簡單解讀,認為主要是家族因素,這確實是部分原因,讓他願意花時間,研究、幫助近年經營屢有狀況的新光金。更重要的是,新光是一家60年老字號公司,台新也有30年歷史,分別各以保險及銀行為經營主體、各擁優勢。所以說,不管從家族面或個人層面來看問題,他都樂意協助新光金,雙方合併後將更上一層樓,對全體員工、客戶及社會都是好事,「也是這個想法,讓合併案一路走到今天」。

合併後馬上要面對子公司的整併問題,吳東亮說,合併後子公司業務各有消長,具體而言,保險方面新壽有60年歷史,台新人壽前身是小而美的保德信人壽,台新壽合併新光人壽後,將換回新壽招牌,打造最大保險經營團隊;銀行部分是台新銀大於新光銀,合併後將有200多家分行,是最多分行的民營銀行,加上台新有最強大的數位銀行品牌Richart,未來虛實通路整合,「台新將會非常的強大」。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量子運算夯 仁寶、鴻海、廣達搶布局
量子運算成市場新寵兒,台電子製造服務(EMS)也積極布局。繼鴻海在量子研究上持續突破、廣達加大量子電腦投資力道後,仁寶也有新斬獲。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量子運算成市場新寵兒,台電子製造服務(EMS)也積極布局。繼鴻海在量子研究上持續突破、廣達加大量子電腦投資力道後,仁寶也有新斬獲。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量子運算成市場新寵兒,台電子製造服務(EMS)也積極布局。繼鴻海在量子研究上持續突破、廣達加大量子電腦投資力道後,仁寶也有新斬獲,7日宣布其量子啟發運算服務Compal GPU Annealer獲國科會補助,由國立成功大學執行的數位退火研發推動計畫採用。未來將攜手量子國家隊加速開發量子啟發運算應用,如在藥物開發、半導體生產最佳化上實現大規模落地應用。

仁寶說明,Compal GPU Annealer是一款量子啟發運算產品,利用GPU加速運算解決傳統計算無法高效處理的複雜問題,可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金融投資、製造業管理及生醫科技等。



仁寶指出,公司與量子國家隊在不同領域合作研究量子啟發運算應用。如在生醫領域加速化合物分子作用分析計算、精準預測篩選候選化合物、有效提升化合物實驗成功率等;在半導體產業則能解決光罩設計、製程優化等最佳化問題,提升製造效率。

看好量子運算龐大潛力與產業前景,除了仁寶外,鴻海、廣達也積極布局。鴻海由旗下鴻海研究院負責研究量子運算,且持續有重大突破,如在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獲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發表,日前更提出全新量子參數適應(QPA)方法,助力量子運算在現實應用中的可行性。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鴻海正全力發展量子電腦,未來將朝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量子感測、量子模擬四大領域發展。

為深化量子運算布局,廣達於2月時宣布斥資逾11億元投資美國量子電腦技術發展業者Rigetti Computing,雙方在未來五年內將各自投資超過1億美元,結合彼此優勢進行技術合作開發超導量子運算技術。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與格芯合併? 聯電重申NO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在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重新強化美國半導體製程領域之際,市場持續盛傳聯電和格芯(GlobalFoundries)將進行合併。聯電強調,維持在日前法說會上的說法,並無購併案進行或討論中。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在日前法說會上即指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併購案進行中,提升公司價值的方式不一定要靠併購,還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追求,這是聯電的使命,未來公司也將持續探索各種可能性。

聯電7日再度強調,不會對市場傳言發表評論,這類議題非常敏感且重要,必須由任何涉及公司的正式公告來說明,就聯電的立場而言,公司始終在尋求策略性合作,以提升股東價值,任何能增強聯電競爭力與股東權益的方式,都會納入評估,但目前並沒有併購案正在進行中。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