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主權基金財源 央行提3管道
央行對國家主權基金持正面態度,仍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央行對國家主權基金持正面態度,仍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專題報告並備詢,7日出爐的書面報告強調,央行對國家主權基金持正面態度,仍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央行書面報告指出,參考亞洲鄰近國家如新加坡、韓國主權基金經驗,首批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大方式,一是財政部發債、二是由財政部撥款、三是由財政部出資設立。央行提醒,主權基金管理機構為提升長期投資績效,追求高報酬的同時亦須承擔高風險;但因景氣有榮枯,遇經濟不景氣時,主權基金可能出現大幅虧損,如2022年挪威政府退休基金虧損達1,670億美元,占其2021年底總資產的13.3%,另同年KIC亦損失297億美元,占總資產的14.5%。

央行強調,主權基金是為創造國家財富,其管理機構的組織、人事、預算、薪資須具彈性,而現行國營事業管理法、人事法規、預算法及其他相關法規尚無法因應其需求,因此須由政府制定專法處理,由政府全額出資,設立具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管理機構,且明訂該機構的營運目標。

央行認為,若未訂定專法,給予管理機構合理的管理彈性,該機構極易因短期市場劇烈動盪導致大幅虧損,受到立委質疑及監察院彈劾,進而影響其正常運作及長期投資決策,且也難以延攬及留住優異的專業人才。

財政部及國發會8日也將到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財政部說明,成立主權基金除需就基金規模、投入財源等審慎規劃外,更需有掌握產業趨勢、金融市場投資與風險管理等專業,未來財政部將配合行政院及擇定的主責機關參與政策研議。

國發會對主權基金的設立,強調應朝四大課題研議,即應制定專法、設立專責管理機構、明訂主權基金的設立目的和資金來源、完善治理及監理架構,以確保主權基金營運公開透明。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