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台幣升勢擋不住下,有券商就點名像是工具機和紡織等產業,將首當其衝,因為當新台幣升值1%的話,淨利就有可能少掉1成以上,而其實紡織產業還碰上關稅議題,已經讓下半年的訂單能見度降低,有業者透露,不少中小型廠,不只訂單取消,工作時間也變成做2休3。
布料攤平放到機器,透過紅外線鷹眼一掃,材質的柔軟硬度系數都能一清二楚,另一台還靠黑科技來幫忙,放在2D布料影像掃描機,再套進AI生成軟體。這條紫色花紋布料,在電腦上瞬間能一鍵換色,要綠、要藍都可以還能變成3D立體衣物給你看,可以減省75%的時間。
聯覺科技產品經理 KIM:「可以用這個雲端的方式,來去節省這些協作溝通的時間,甚至它可以直接有個3D的東西直接來看,讓我們可以線上會議。」
經濟部和法人機構共同合作,開放AI試製線,讓中小微企業可以進行實作培訓,協助產業升級,畢竟現在台灣紡織除了面對國際經貿的不確定性外,這陣子還碰上新台幣升值速度飆升,有些廠商甚至已經開始暫停出貨。
興邦印染廠開發業務 陳良銘:「如果是做到比較美國中階的牌子,的確是影響很大,但像我們公司,因為轉型做數位印花,目前還看不到有太大影響。絕大多數(同業)是暫停,或是取消是非常多,所以有些絕大多數廠,目前都已經開始,就做二休三這樣子。」
有券商報告就舉例,紡織成衣業淨利率約3%~5%,但在新台幣升值1%的前提下就有可能侵蝕1成以上的淨利(10%-15%)。對大型企業來說,有資金、避險措施能夠支撐,但對小型企業來講,就是考驗的開始。
世堡紡織董事長 羅忠祐:「川普也不是4月2日才講,他在之前就一直在講,所以大家知道他在釋放這個訊息的時候,大家就提早做一些因應措施。台幣升值就是跟客戶之間比較有關,如果是說像你講的,價格的調降什麼這些,有時候就是自己供應鏈的人,要坐下來好好的(溝通)。」
所以不少業者正思考開拓非美地區的市場,像是日本或印度等地區,當然也有中小企業加緊練功、數位轉型,避免在景氣低迷下慘遭淘汰。(記者傅儀文、陳昱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