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最新宣布,將撤回原先計畫中的營利化轉型,未來仍由非營利事業體掌握最終控制權,並將旗下營利子公司轉型為公益公司,以兼顧股東利益與使命導向。這項變動將解除對投資人回報的上限,非營利單位也將持有大量股份,進一步獲取資源以支持最初的公益目標。
上個月才剛完成400億美元融資的美國人工智慧巨頭OpenAI,最新宣布政策大轉彎!公司將繼續以非營利狀態營運,放棄完全轉型為營利組織的計畫,並將現有的營利子公司轉為公益公司,在兼顧公共使命的同時保留投資彈性。
雅虎財經主持人 Julie Hyman:「OpenAI周一在部落格中宣布,儘管公司正在重組成『公共利益公司』,但非營利組織仍會保有對公司的控制權,這個決定有點出人意料,因為之前他們本來是打算完全轉為營利性質的公司。所謂的公共利益公司,就是要在賺錢的同時,也要兼顧公司的使命和整體社會的利益。」
這項決定被視為聯合創辦人馬斯克的一大勝利,馬斯克過去不斷質疑公司偏離「造福全人類」的使命,並就OpenAI的營利化轉型提起訴訟,此外,他也曾組織財團試圖收購但遭拒。馬斯克的律師表示,這次架構調整只是「表面重組」,無法改變對公益資產私有化的核心疑慮。
CNBC記者 Kate Rooney:「這不會是投資人原本期待的那種『乾脆、俐落的營利公司』,就像那種在股市上市,照規矩賺錢的企業,OpenAI這次還是會採用比較複雜、有彈性的架構。很多投資人其實對這頗有意見,因為他們只想看到那種老派又簡單明瞭的營利模式,但這不會發生,因為公司依然會由非營利組織掌控大局。」
為了提升OpenAI的資金募集能力,新的公益子公司將解除對投資人回報上限的限制,儘管主要投資人如微軟與日本軟銀目前都尚未表態,但都曾在投資時提出條件,要求OpenAI重組為營利實體,否則投資總額將會減少。對於最新的決策,未來雙方可能都會進一步表達意見(記者陳鳴駿、許家晟/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