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近年交通道路安全議題備受關注,交通部更力推「人本交通」五大政策,受到民眾高度支持。而針對政府,最應優先推動的措施,最多人支持的是「行人提早5至10秒亮綠燈先行」,來保障行人優先路權。其他像是設置行人庇護島、專用號誌,也能讓行人過馬路更安心。
馬路如虎口,走在斑馬線都要小心翼翼,台灣近年甚至還被冠上行人地獄的臭名,為了洗刷形象,交通部除了今年將修法,加嚴車輛撞行人的懲處,更提倡「人本交通」政策,民調數據也獲得高度支持。
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這次民調的具體結果,很多民眾就是希望,我們第一個能夠具體實施的,就是多開10秒鐘的行人早開、綠燈早開給他們,最常有的衝突就是轉彎時候的衝突,這10秒鐘其實反而第一個安全第一,第二個會讓我們的行車更順暢。」
也就是行人綠燈先亮起後約10秒,車輛才亮綠燈,減少人車爭道的情況,根據民調顯示,民眾對於人本交通五大政策支持度,包括行人優先過馬路、設置行人庇護島、行人專用號誌、改善路口照明、加長停止線距離等,都有約8成以上的支持度,更有92.5%的民眾認為,推行這五項措施,將有效提升行人安全。
交通部主任秘書 沈慧虹:「庇護島有2個作用,第一個你行經路口要減速,第二個讓行人對於行動的這些車輛,有一個感覺被保護,行經路口讓車輛跟行人互相看得見很重要,已經請各縣市政府,在申請補助案件或者做道路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
交通部指出,民調結果反映在施政順序上,只是在具體執行時,仍需針對每個路口跟需求,進行個案評估,盼從過去「效率至上」的思維,轉向「安全優先」,建立更友善行人的交通環境。(記者唐家儀、林家弘/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