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霸主台積電王者回歸,股價2日衝上950元,離重返千金寶座僅一步之遙,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北美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AI資本支出依舊強勁,大幅化解市場疑慮,將台積電重新列為半導體領域投資首選,推測合理股價高達1,288元。
台積電挾國際機構法人2日瘋狂回補25,711張持股,激勵股價強漲近半根停板,開高走高、終場收950元,距離重溫千金寶座剩不到6%差距,相比4月初股災時一度跌到780元,波段回升氣勢驚人,也是帶動加權指數吹響反攻號角的領頭大將。
摩根士丹利證券先前數次提及台積電眼前三大不確定性:AI需求續航力、與英特爾合資可能性、半導體關稅,並強調一旦這些變數消除,股價將會快速反彈。
隨Meta調升2025年資本支出,微軟則認為AI需求依然強勁,且供應面似乎還是吃緊,二大CSP業者說法為市場注入強心針;大摩最新進行的供應鏈調查顯示,台積電的CoWoS-L需求不變,而B300伺服器機架下半年有望順利放量,有助消化部分晶片庫存。
川普針對半導體關稅政策即將出台,摩根士丹利的想法是,台積電通過投資美國製造1,650億美元,提高了豁免於關稅之外的機率,就算真的被課徵部分關稅,依據其經營管理階層先前在法說會上的回應,亦表明關稅成本將轉嫁到客戶身上。
大摩最新調查發現,美國客戶正以較高的報價鎖定台積電美國4奈米廠產能,不過,台積電售價調漲幅度應不會高達30%,惟未來若有更多鼓勵美國製造等關稅相關政策出爐,台積電勢將針對美國客戶進一步漲價。
花旗環球證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佳儀認為,台積電首季成績單亮眼,第二季財測也強勁,卻未調整全年營收成長25%左右的財測,研判台積電經營管理階層早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考量在內。
她觀察到,台積電過去幾十年期間,即便產業下行周期,表現仍優於全球半導體市場與全球GDP成長,加上其管理層在法說對合資或技術轉移相關傳聞,做出堅定且審慎回應,有助釐清與英特爾的合作疑慮,同步緩解市場對其長期競爭優勢的擔憂。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