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策反覆引發全球震盪不安,繼關稅政策後,最新傳出,川普政府正計畫修改前總統拜登時期制定的AI晶片出口「三級管制」,改以全球性許可及雙邊協議為主。對此,專家表示,若消息屬實,原屬第一級無限量供應國家名單中的台灣,恐面臨出貨彈性與客戶布局受限風險。
美國總統 川普(2025.03.05):
「我們第二季的表現相當強勁,這一點我們依然非常有信心。但談到下半年,我也希望能給出更明確的答案。我認為對我們來說,(現階段)做任何預測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保持原定方向,繼續執行我們今年設定的目標。」
才在上月痛批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是糟糕透頂的政策,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傳出,正計劃修改前總統拜登時代制定的AI晶片出口三級管制。
根據《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考慮取消目前依據國家區分層級的限制方式,改以全球性許可與雙邊協議為主。
針對拜登政府允許訂單規模低於約1700顆輝達高性能H100晶片的算力,不計入國家配額,只需向政府報備,無需出口許可,川普政府也有意將此門檻降至500顆,可能進一步壓縮企業的交易彈性。
台科大兼任副教授 羅天一:「我覺得他這個策略是有可能,不管是貿易政策,還是它的AI出口管制,我想它是一個混合型的策略。透過關稅來保護本土產業,然後降低晶片的出口,一樣提升本土的科技優勢。」
對此,業界認為限制他國獲取AI晶片會刺激買家,尤其是二級國家,恐轉向中國購買「不受管制的廉價替代品」。
而在取消分級方面,台灣原屬於第一級的無限量供應國家名單中,如若消息屬實,專家憂心台灣AI科技恐將受到影響。
台科大兼任副教授 羅天一:「如果說台灣也被限制在所謂的限制出口的話,當然對我們的整個AI科技,還是會受到影響。但我認為短期來講,應該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畢竟我們整個AI,還是在升級狀況,並沒有到一個非常落地的情形,所以就短期的供應來講,我覺得影響應該不大。」
儘管認為短期影響不大,專家示警,新規實施,台灣仍面臨出貨彈性與客戶布局受限風險,認為應同步啟動外交協商、透明機制建構與產業自主發展,以確保台灣於全球AI戰略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記者 楊珩、吳國豪/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