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清粥小菜名店要都更 老闆砸4150萬變身房東
字級:
A+
A-

陪伴老台北人35年的清粥小菜名店,因為房東要都更,確定將在4月底熄燈,不過新址曝光,一樣開在復興南路二段上,而且是老闆自己當房東,以超過4000萬元買下,但實價登錄顯示,新址屋齡50年,但單價卻高達一坪133.6萬元。而放眼整個台北市,像這樣的「大齡屋」交易確實不少,每兩戶成交有一戶屋齡超過30年,當中還以他們所在的「大安區」是老宅買賣的全市之冠。

大大紅布條寫著,即將在4月30日結束舊店面營業,陪伴老台北人35年的知名清粥小菜名店確定熄燈,讓不少人依依不捨,不過未來動向已經曝光。

《非凡新聞》記者 傅儀文:「台北清粥小菜名店,因為房東要都更的關係,所以即將撤出原先承租的打通店面,而新址就開位在同一條路段上,走過來大約步行10分鐘,兩者距離650公尺,而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當中。」

木板一一裁切,裝潢師傅們進行一系列的裝修工程,雖然新址比原先的大店面縮小了不少,店面權狀只有31坪,大概只能擺下7到8張內用桌,但這卻是老闆砸下超過4000萬元買下的店面,雖然屋齡50年,但換算單坪價格還是高達133.6萬元,畢竟放眼台北市,要區域大又年輕的店面,實在不好找,在2024年台北市購屋中,每兩件就一件是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當中大安區還是全市之冠。

房屋集團研展中心副理 陳金萍:「其實大安區應該算是,台北市的首善之區,應該算是蛋黃中的蛋黃,所以它的一個,原本就是比較早期發展,那加上它整個食衣住行,相關的生活機能,都是比較健全的,所以就是在這個地方的一個房價也獲得支撐。」

攤開統計圖表來看,大安區屋齡超過30年的「大齡屋」,交易占比就超過7成,其次是松山區、士林區占比也都超過60%,畢竟台北市屋齡老舊,加上缺乏大型重劃區供給,也讓新房屋供給量相對比較少,讓台北迎來大都更時代,當中還以敦化南北路沿線,成為都更為重建熱區。

房屋集團研展中心副理 陳金萍:「推動它的比如說容積率提升,讓很多建商就會願意投入(都更),也可以看到就是近幾年,一個大台北地區,就是它的一個都更的實施,其實是就遍地開花的情況。」

尤其核心的蛋黃區最受建商青睞,參與更新意願高,也成為老舊房屋店面,需求居高不墜的原因之一。(記者 傅儀文、方劭丞/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