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載板龍頭廠欣興今年營運逐步明朗,受惠於AI與高效運算需求持續擴大,高階ABF載板市場迎來強勁復甦,欣興董事長曾子章表示,楊梅與光復兩大新廠下半年同步放量,隨新客戶陸續加入後,年底挑戰產能滿載,帶動營收與獲利雙成長;若美國對等關稅紛擾平息,高階載板能見度有望延續至明年,惟仍需留意外部變數干擾。
曾子章指出,楊梅新廠為欣興首座大型智慧工廠,導入無人搬運車與機械手臂,運輸流程高度自動化,並布局先進封裝CoWoS與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EMIB)高階製程。經主要美系客戶同意下,部分產能釋出給其他AI系統板客戶,預期下半年動能放大,年底可望實現產能滿載並正式轉盈。
欣興光復新廠也積極跨足高階載板領域,目前月產能約3,000片,第二季起可望開始獲利,年底擴充至4,000片規模。曾子章坦言,光復廠會比楊梅廠更快開始賺錢,隨著產能提升與產品組合優化,將成為全年營運重要支撐。
泰國新廠方面,曾子章表示,該基地新廠區規模為楊梅廠1.8倍,地段規劃可容納五座廠房,下半年預計如期量產,初期主要生產高階PCB與HDI(高密度互連板)產品,應用於低軌衛星及遊戲機領域,若未來載板需求轉往第三地生產急升,泰國廠亦可迅速調整產線配置。
另外,在玻璃載板(TGV)進度方面,曾子章坦言,進展不若半年前樂觀,持續聚焦現有ABF製程連結及產品加工技術突破,惟目前量產時程需延後至明年下半年以後,他強調,提升「產品可靠度」仍是欣興當前的營運重點。
欣興首季營收300.9億元,季增2.41%,年增13.96%,創同期次高;稅後純益9.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元,雖年減63%,但較上季回升。在AI伺服器與高階載板需求帶動下,營運有逐步回穩趨勢,載板營收占比已達61%,其中高階載板占比約5成,技術優勢持續擴大。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