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蘋果財報降臨前 大摩喊3利多
蘋果5月1日將公布上季業績。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蘋果5月1日將公布上季業績。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蘋果5月1日將公布上季業績,美股超級財報周進入高潮,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就算基本面充滿挑戰,但Apple Intelligence滲透率高於預期、用戶換機意願創高,以及對折疊iPhone興趣濃厚,三大利多支持對蘋果長線看好,惟電子產品關稅利空懸而未決,多空交戰下,台系供應鏈「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高盛、摩根士丹利證券本月才相繼下修研究範圍中電子硬體供應鏈財務預期與推測合理股價,分別有19檔、23檔台系指標股的預期遭到下修,以大規模調降行動來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變數,引起國際機構法人的高度重視。

隨著蘋果財報即將到來,基本面是否有辦法抵抗電子產品利空關稅的不確定性,市場不敢掉以輕心。

蘋果上周市值達3.14兆美元,仍坐穩全球市值第一強寶座,摩根士丹利證券目前依然看多蘋果後市,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大摩最新所做美國iPhone調查結果飄出正面訊號,首先,美國iPhone用戶願意支付每月9.11美元來使用Apple Intelligence,比起2024年9月調查時高出11%,Apple Intelligence的滲透率、使用者觀感與付費意願,均優於預期。

其次,有51%美國iPhone用戶表示,未來12個月內換機升級的意願非常高(extremely likely),寫下大摩有此調查後的新紀錄。同時,有高達4成的美國iPhone用戶對未來將發表的輕薄化或折疊iPhone,表達出極濃烈的興趣。

不過,大摩不諱言,蘋果短期還有許多變數有待克服,包括:關稅政策不明朗、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持續疲弱,以及法律與監管案件的風險。

儘管包含iPhone等在內的電子產品關稅未明,廣發證券海外電子通信主管蒲得宇所作情境分析顯示,一旦面臨關稅推升售價,加上經濟放緩的干擾,PC換機需求就出現風險,何況蘋果電腦的使用者有70%為消費型導向。iPhone產品端,大量輸美iPhone機型產自中國大陸,如面臨嚴苛關稅,價格勢必大漲,以轉嫁50%或100%成本為假設,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境:一、全球售價調升3%或6%,但恐引發非美國消費者反彈;二、針對美國市場售價調升10%或19%,漲價幅度極其有感。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近期甫下修蘋果產品出貨量,正是著眼關稅與分散生產基地的雙重壓力。大摩最新的估計是,iPhone今年出貨量下修至與去年持平、為2.14億支,2026年成長4%;iPad、AirPod、Apple Watch等今、明年出貨量都不會成長,反映關稅帶來的價格上揚。

針對蘋果供應鏈,大摩建議旗下客戶,基於關稅變數、長線營運計畫尚不明朗、評價不具吸引力,不需急於現在進場承接,也一口氣下修的鴻海、大立光、和碩、玉晶光、全新、臻鼎-KY的股價預期。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