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五月報稅季就快到了,民眾面臨繳稅壓力,加上去年台股創下歷年最大漲點,不少人在股票上有所獲利,不過其實股利是要繳稅的,到底要用「合併計稅」還是「分開計稅」,專家就指出,可以用所的稅率來判斷。
民眾:「很多朋友的家人到這個時段,心情都會很不好,這陣的都會比較少出去吃飯。」
很多人心情不好,連飯都快吃不下,因為五月報稅季快到了,由於2024年台股寫下,大漲超過5100點,創下歷年最大漲點,不少投資人賺得多,股利領得香,這也代表稅得繳更多。
民眾:「就是東扣西扣,繳一大堆,然後能省的沒多少。(爸媽)心情不好的很明顯,(股票)應該買了不少,感覺就知道不要跟他們講話比較好。」
民眾:「本來五月就是報稅的季節,大家可能都要處理一下(心情)。」
專家就教戰,到底要怎麼報才比較省,通常是用合併和分開計稅兩種方式,舉例來說假如一名上班族陳先生,去年領10萬元股利,如果採用合併計稅,可抵8.5%也就是8500元,若是採用分開計稅,稅額則是2.8萬元。
會計師 周志誠:「要看你本身綜所稅多寡,以及你所適用的稅率高低而定,如果你的綜合所得裡面,股利所得在94萬元以下的,或是綜所稅率30%以下的話,我個人建議是採取合併計稅比較有利。」
至於該選哪一種報稅方式,還是要看所得級距,專家建議假如課稅級距在20%以下,且年度股利所得不超過94萬元,合併計稅較有利,課稅級距到40%以上,則分開計稅可能會更划算。
會計師 周志誠:「因為目前我們分開計稅,稅率是28%,在稅的節省上,是比較有優惠的。」
現在很夯的ETF,專家也說可以留意這三點,發放的股息、賺取的價差還是收益平準金,檢視配息的來源,在決定要怎麼申報。(記者 林浩宇、陳昱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