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位大型零售商執行長私下與川普會面後,白宮開始考慮下調對中國進口商品的懲罰性關稅。川普政府內部目前傾向採取「分級關稅制度」,將現行關稅大幅下修。分析認為,這或許是川普政府在「不全面退讓」的前提下,為美中重啟貿易對話預留的戰略空間。
記者:「總統先生,可以請您說清楚對中國的立場嗎?您是不是在考慮降關稅?」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會跟中國談出一個公平的協議。」
面對日益高漲的供應鏈風險,《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態度終於放軟,考慮調降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儘管尚未做出最後決定,但白宮內部目前正積極討論將對中關稅從現行的145%,大幅下調至50%至65%之間,並考慮依據商品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採取分級課稅。
白宮發言人 萊維特:「讓我把話說清楚,對中國的關稅不會單方面下調,總統已經明確表示中國需要跟美國達成協議,我們對此保持樂觀,相信最終會有進展。未來中國的關稅稅率是多少,會由總統來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希望看到中國降低他們的關稅,還有那些非關稅的貿易壁壘。我們也需要繼續看到海外企業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好讓我們能夠穩固這些關鍵的供應鏈。」
零售巨頭沃爾瑪與目標百貨執行長周一與川普進行閉門會議,表示關稅政策若不進行調整,可能將在未來幾周內導致貨架空空如也。兩家公司隨後也發布聲明,表示與總統團隊的會議富有成效,並強調維持穩定商品供應與價格對消費者至關重要。
美國經濟研究所常務董事 Lydia Mashburn Newman:「白宮現在態度放軟,說有可能會把關稅調低,想要讓中國願意上談判桌。但中國方面一直說要美國先主動找他們,美國又說要中國先開口,所以現在就有點在互相等對方先行動,像在跳一支很微妙的舞。」
川普堅稱關稅是為了反制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促進美國本土製造,中國方面則表達願意談判,但也強調若白宮繼續施壓將不會在威脅下讓步。雙方態度的轉變,顯示歷時多月的貿易對峙有望鬆動,全球市場則靜待下一步動向。(記者陳鳴駿、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