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提出八項「非關稅貿易壁壘」,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3日在財委會指出,就財政部職掌業務的部分,美方比較關切的是汽車貨物稅和酒稅,財政部已整理相關資料,包括進口量和稅率,提供台美談判小組參考。汽車的部分,據悉,財政部和經濟部顧及國內產業生計,不打算調降關稅,但貨物稅調降可列為談判籌碼。
立法院財委會23日審查《貨物稅條例》修正案,財政部由李慶華列席備詢。針對哪些非關稅壁壘是台美談判時可能觸及的項目,李慶華表示,財政部相關項目可能是汽車貨物稅,美方也關切酒稅,跟美方談判對等關稅時會就美方認為是非關稅壁壘的部分,研議相關處理方式。
所謂酒稅,李慶華解釋,美方的重點在於台灣對於蒸餾酒課稅與國內料理米酒的差異。汽車部分,據悉財政部和經濟部顧及國內產業生計,不打算調降關稅,但貨物稅調降可列為談判籌碼。
現行汽車關稅17.5%,貨物稅是25%或30%,以及營業稅5%。至於美國汽車關稅2.5%,同時也課徵貨物稅,如果每公升行駛里程數9公里換算新台幣3.3萬元,最高25.41萬元。相較之下,台灣稅率確實略高。對此,李慶華僅表示,有關汽車相關稅賦會一併考量,但貨物稅調升的狀況不太可能發生,目前國內外產製的汽車都會課徵貨物稅。相對美國來看,如果汽車加上關稅的話,稅賦的評估是稍微略高。
她說,目前台灣車輛產業正是燃油車轉型電動車的關鍵時刻,如果調降或取消關稅,可能會有國產車廠、零組件廠商撤廠的問題,會影響產值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須審慎評估,維持國產車競爭力跟研發能量。
經部表示,近年民眾及產業均反映汽機車貨物稅造成車價過高,如能適度調降貨物稅,可使國產車及進口車立即降價,減輕消費者負擔外,也能使產業受益。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