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升級之際,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卻暗示,雙邊談判有機會在未來3到4周內出現突破性進展,甚至坦言可能調降關稅,否則會抑制消費。不過川普可能在5月初,公布對半導體的關稅稅率,近期也大動作對AI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市場擔心恐怕顛覆全球供應鏈,引發晶片供應過剩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4.17):「我不希望關稅再升高,因為在某個程度上,會讓人們不願意購買,所以我可能不想升高,甚至不想升到那個水準,我可能希望降一些,因為你知道希望人們願意購買。」
美國總統川普在喊出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245%關稅之後短短幾天,卻鬆口談判將在3至4周內完成,並暗示可能調降關稅,因為關稅過高衝擊經濟,人民就不再購物。不過川普可能在5月初宣布半導體關稅,傳出蘋果執行長庫克曾私下致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明關稅對iPhone價格的潛在影響,才讓電子設備暫時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4.15):「我跟庫克談了話,我最近幫助過庫克,還有整個生意,我是一個很彈性的人,我並未改變心意,但我很彈性。」
另外,川普近期對銷往中國的輝達H20、超微MI308等特規版晶片實施出口管制,美方調查發現,華為繞道取得台積電7奈米晶圓,製成兩款AI處理器,對此,台積電18號晚間發聲明否認此事,強調自2020年9月中旬起就不再向華為出貨,已經主動就可疑事項與美國商務部進行溝通,並持續協助調查。外界解讀晶片禁令對美國來說效益有限,因為中國主要科技公司利用漏洞獲取AI晶片,中國也開始展開反擊去美化,可望釋出更多國際訂單。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中國大陸把規定改成晶片流片的地方,也就是晶圓廠在哪裡生產地就在哪裡,這個目的當然就是要讓美國的晶片,賣到中國大陸被課高關稅,大陸的客戶當然就會想辦法轉單,用別的晶片,或者是美國的這些晶片廠就有可能把代工廠,從原來在美國生產改到在台灣生產。」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舉棋不定,且揚言未來將推出半導體關稅,台積電信心表示全年展望暫時不受影響,但市場認為晶片課稅將顛覆全球供應鏈 ,恐怕引發晶片供應過剩問題,也讓全球科技廠嚴陣以待。〈記者曹再蔆、林家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