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最新宣布再度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2.25%,顯示出通膨壓力已顯著下降,同時也對美國關稅政策升溫帶來的經濟衝擊做出回應。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降息,認為若美歐貿易戰持續升級,歐元區成長與通膨可能雙雙下滑,迫使央行加碼寬鬆措施。
歐洲央行總裁 拉加德:「經濟成長的下行風險已經上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重大升級以及相關的不確定性,很可能會透過抑制出口來拖累歐元區的成長。」
歐洲央行宣布,下調基準利率一碼至2.25%,自去年以來連續第6次降息,也是疫情後的最低水準。政策調整主要因為通膨壓力明顯緩解,加上美國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讓經濟成長前景轉弱。
歐洲央行總裁 拉加德:「央行的看法,至少我個人的看法是—所謂的『中性利率』除了本身有一些測量上的問題,其實這個概念原本就是建立在『沒有衝擊、沒什麼突發狀況』這樣的理想世界裡,這就是它的理論基礎。但說真的,如果在場有人覺得我們現在的世界風平浪靜,那我建議你,要不現在舉個手,要不就是去檢查一下腦袋,不管怎樣,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我們現在絕對不是活在一個沒有衝擊的世界裡。」
本次降息獲得決策官員一致同意,總裁拉加德在記者會上強調,美國加徵關稅及全球貿易政策的快速變動,已顯著提高經濟風險,並表示外部衝擊將抑制歐元區出口表現,進一步打擊企業投資與家庭消費。
ODDO BHF金融集團總經理 Oliver Roth:「歐洲央行這次的決策其實符合大多數專家的預期,將利率下調一碼,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樂觀的人原本預期,或者說是希望能出現所謂的『雙重震撼』,也就是一次降兩碼,但市場的共識就是降息一碼。這代表德國和其他歐洲企業在這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特別是在面對川普的關稅與貿易政策,將能以更低的成本取得資金,對企業來說是急需的幫助。」
隨著歐元走強、能源價格下滑與中國可能對歐洲傾銷產品,多家機構已調降今年歐元區通膨預測至2%以下,分析普遍認為關稅戰將對歐元區成長造成重創,也可能導致利率進一步下調至1.75%或更低。儘管利率決策仍在發揮作用,但經濟學家警告,單靠降息恐難以化解挑戰。(記者陳鳴駿、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