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擾亂全球經貿,中經院今(18)日根據三種情境,發布經濟預測,即使是樂觀情況,台灣2025年GDP仍不保3;如果國際協商情況惡化,導致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今年經濟甚至可能接近零成長。IMF最新就警告,如今貿易緊張局勢已達「沸騰」程度,因此將在下次會議上,大幅下修今年的經濟預測。
川普關稅大刀反覆,造成經濟衰退風險升溫,全球景氣前景不明,讓中經院最新公布的台灣2025年GDP預測,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境下也無法保3。
中經院院長 連賢明:「我們中經院的評估,其實是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之下出現的,樂觀設定前提之下最主要是說,我們目前的對等關稅維持大概現在的水準(10%)。這樣子我們預估GDP的影響,其實會從我們先前預估的大概是3.12%,其實下降到了大概2.85%左右。」
看看中經院推估的三種情境,如果台灣部分科技產品列為豁免清單,且稅率維持在10%,今年全年GDP有機會來到2.85%;若關稅拉高至15%以上,經濟成長率預測為1.66%;但假設協商惡化,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台灣2025年GDP恐怕只剩下0.16%,學者認為要留意美中角力。
中經院院長 連賢明:「這兩個國家(美中)當然都是台灣主要的貿易國家,所以當然他們之間的貿易大戰一定會對台灣有一些影響,所以這個是我們都必須比較戒慎恐懼的。」
政大經濟系教授 徐士勛:「其實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真的能夠落實他想要的開始有影響,今年的影響大概不會太大,要到下半年甚至明年初,才會有比較巨大的影響。」
儘管關稅效應的影響可能不會那麼快浮現,但國際貨幣基金在和世界銀行召開春季會議前,IMF總裁喬治艾娃已經先對關稅政策發出警告。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 喬治艾娃:「我們新的成長預測將顯著的下調,但不預期進入衰退,保護主義從長遠來看會侵蝕生產力,尤其是在較小的國家。
喬治艾娃說,如今的貿易緊張局勢已經達到「沸騰」程度,若不確定性時間拉長,代價恐怕就越大。(記者黃友柔、蘇韋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