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美對中國船隻徵港口費!每噸加徵50美元 180天後正式上路
在各方強烈抗議下,美國政府決定放寬對中國船隻的港口費,新政策正式出爐。(圖/路透社)
▲在各方強烈抗議下,美國政府決定放寬對中國船隻的港口費,新政策正式出爐。(圖/路透社)
字級:
A+
A-

《路透社》最新報導,美國政府先前為了振興本土造船業,降低對中國海運的依賴,計劃對中國製造的船舶徵收高達150萬美元的港口費,但由於此舉將導致企業進口成本暴增,隨即引發全球航運業和美國國內港口的強烈反彈。因此,白宮決定放寬港口費措施,宣布改為每淨噸徵收50美元,並且在未來三年內,每淨噸費用將逐年上調30美元,預計將於180天後、約10月中旬起正式生效。

美國造船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據主導地位,但隨後逐漸衰落,目前僅佔全球產量的0.1%;而如今全球造船市場轉而由中國主導,資料顯示,全球遠洋貿易船隻有高達98%都是中國製造,船舶數量居世界之冠。因此去年美國就已開始針對中國海運與造船業啟動調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指控中國透過補貼與壟斷策略,在全球造船與港口設備市場取得不對等優勢,並發表聲明稱,「中國基本上已經實現其產業主導地位的目標,對美國企業、勞工及整體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於2月最先提出的方案,凡是中國籍營運商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將面臨最高100萬美元的服務費。此外,那些雖非中國持有,但旗下船隊包含中國製船隻的國際航運商,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則可能被收取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

該行政命令一出,便激起各界強烈抗議,遠洋航運業高層表示,額外的成本將使美國出口價格失去吸引力,且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額外成本將轉嫁至美國消費者身上,同時也警告,如果川普政府不調整這項計畫就實施,美國納稅人和勞工甚至是政府有意支持的美國造船商和船東都可能受害。不只國內港口和船舶營運商群起反對,連美國煤炭、玉米、香蕉和混凝土等各種商品的進出口商,也紛紛加入反抗陣營。

在各方壓力下,迫使美國貿易代表署不得不做出退讓,當局坦言,在3月舉行的聽證會上,共有超過300家貿易團體及利益相關團體提出建言,許多人透過信函及證言警告,若將使用中國製船舶的航運業者捲入,美國恐怕無法打贏這場經濟戰,因此決定大幅調整該政策。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週四(17日)表示,根據經修改後的最新政策,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將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的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課徵每淨噸50美元,並且接下來三年裡每淨噸費用將年增30美元;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每淨噸徵收18美元、或每個貨櫃120美元,未來三年裡每淨噸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預計將於半年後開始徵收。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