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上市櫃公司資金持續大挪移,去年在大陸投資收益匯回、海外投資再度雙創史上新高,金管會證期局15日表示,上市櫃公司去年海外投資新增金額破兆元、達1兆1,766億元,大陸投資收益匯回金額達1,864億元,雙雙寫下新高。
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後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增加金額明顯縮減,且投資收益穩定匯回;海外投資(不含大陸)增加金額呈現遞增趨勢,顯示投資大陸對上市櫃公司獲利雖有挹注,但已放緩投資腳步,以降低對大陸依賴,透過全球布局方式分散大陸地區投資風險,金管會將持續關注未來發展情形。
據證期局統計,截至去年底有1,211家上市櫃公司赴陸投資,占全體的68.46%,去年全年投資金額達1,080億元,創近六年次高,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電子零組件業累計投資金額較大。尚光琪說明,去年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收益4,901億元、創同期第二高,僅次於2021年5,523億元;本期投資和利益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82億元及30億元,主要是電子零組件業、其他電子業及半導體業,受惠於終端需求增加,致獲利成長。
近四年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收益有加速匯回跡象。據證期局統計,2022年、2023年、2024年皆匯回逾千億元,去年匯回1,864億元、創史上新高,且至去年底累計匯回達1兆0,406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的36.59%,比重也創新高。
海外投資部分,共1,328家上市櫃赴海外投資,占全體75.07%,去年全年投資增加1兆1,766億元,也創史上新高。尚光琪認為,主要是併購取得海外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參與現金增資,故增加海外投資金額,以半導體業累計投資金額較大。
去年海外投資收益達1兆236億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僅次於2021年的1兆2,692億元、2022年的1兆1,317億元,主要是航運業、半導體業及電子零組件業受市場運價上升,且終端需求增加等因素所致。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