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車訂單回溫以及市場穩健成長挹注下,讓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第一季累計營收雙雙增長。不過接下來要面對的關稅議題,也是迫在眉睫,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發文表示擔憂,因為關稅重擊,讓台灣3大傳產明星產業「自行車、製鞋、成衣」都受到影響,需要緊盯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變化,才能找尋下一個可行的出口。
莫蘭迪色的親子車溫柔大方,駕駛前後還能放置嬰兒椅,深受不少爸爸媽媽的喜愛,另外一款,從歐洲流行來台的Cargo bike,前面大容量,能裝貨也能載小孩,而這些來自海外品牌的自行車款,工廠就來自台灣。
《非凡新聞》記者 傅儀文:「其實在還沒有遇到,關稅政策之前,我們現在眼前所看到的自行車,還有成衣以及製鞋,就被喻為是,台灣傳統產業的超級明星,就是因為他們,紛紛啟動海外布局 靈活移動。」
但財訊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就發文表示擔心,因為這些最機動的傳產3大明星產業,在美中角力下有如夾心餅乾,而這次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柬埔寨及馬來西亞,這三個國家如何選邊,不只攸關未來關稅變化,也影響台灣三大明星產業的未來。
自行車業者 Stephen :「零件都是從各國來的,像從A國到B國然後再回來,關稅都是直接累加上去的,多少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自行車業者 Anson:「關稅對這些的影響,肯定會反應在消費者的身上,因此像我或是其他消費者,可能就會去找MIT的品牌,像是捷安特 美利達這些大品牌。」
關稅變動怎麼變還難以預測,但好消息是,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第一季是繳出了亮麗成績單,其中美利達年增率更是逼近三成,15號股價雙雙收在133.5元,最新外資目標價也出爐落在151到165.5元。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 邱達生:「自行車、成衣還有製鞋業,其實我們台灣都是幫,國際的這些品牌代工,所以說產線要在哪裡落腳,其實多數是要聽品牌方的意見,90天之後我想現在看起來,以這個談判的進程,似乎是可以樂觀的預期,然後多數這邊已經在東南亞,布局的這些台商,應該是靜觀其變。」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風向牽動國際局勢也讓台灣傳統產業兢兢業業,是否有機會突出重圍,恐怕還有待下個情勢的新變化。(記者傅儀文、陳昱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