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股匯不同調!週一新台幣一度升破32.5元關卡,突破四個多月以來盤中新高,終場收在32.51元,飆升1.95角。專家指出,由於美元指數已經跌破100,加上部分資金回流台股,以及出口商拋匯,使新台幣短線上形成易升難貶的格局。
不論是積體電路、電腦,或是顯卡等等資通訊產品,由於對等關稅暫緩90天,出口商個個加把勁趕著出貨,也讓拋匯需求上升,使得週一新台幣匯率連7升,一度勁揚超過2角,升破32.5元關卡,創下四個多月以來盤中新高。累計4月以來,新台幣已經升值將近7角。
永豐期貨顧問經理 劉佳倫:「我認為是有一些這個買股票(台股)或者說資金回流的一個狀況,那第二個當然就是出口商拋匯,也有造成這樣子的一個台幣升值、美元走弱的情形。」
專家點出,新台幣受惠資金回籠,升破32.5關鍵價位,短線形成易升難貶的格局。此外,專家認為,央行基於關稅形成的匯率戰,避免再次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出手阻升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美元指數跌破100大關,專家認為,美元已經「進入熊市」,背後的元凶,美債拋售潮恐怕難辭其咎。《路透社》指出,截至4月9日當週,美國債券基金被贖回156億美元,是27個月來最大單週流出,各國資金紛紛從美國回流。
台新外匯首席分析師 陳有忠:「美元指數跌破了100的關鍵大關,等於跟市場上宣告美元正式步入熊市。大量持有美債的國家也紛紛採取停損賣出美債的一個動作。那當然賣出美債的話,資金就紛紛從美國撤走,(讓)美債跟美元呈現一個滾雪球式的一個齊跌。」
專家指出,關稅重創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擔憂。若關稅仍然沒有緩和態勢,美元貶值恐怕成為長期趨勢。(記者 賴沛菁、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