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全球新觀點
川普對中國課高關稅 台太陽能廠吃轉單大餅?
字級:
A+
A-

隨著美中貿易戰加劇,加上川普政府對越南、泰國等暫緩90天的高對等關稅,預計將重創原本透過「洗產地」外銷的中國太陽能廠。市場看好,元晶、聯合再生、茂迪等台灣模組廠,後續轉單效益可期,業者則表示,確實有機會迎來更多外銷美國訂單,但要留意中國低價產品因此擴大傾銷來台。

屋頂陸地鋪滿大片深藍色太陽能板,日照發電創造綠色經濟,再生能源趨勢明確,隨著貿易戰加劇,除了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大幅上調關稅,加上對越南、泰國等暫緩90天的高對等關稅,勢必將重創原本透過東南亞國家「洗產地」的中國太陽能廠,而台廠轉單效益可期。

元晶董事長 廖國榮:「正面是如果外銷美國,那當然有一個機會,在反面的是,中國不容易把在東南亞的產品再去傾銷美國,所以也有可能傾銷台灣,現在實際上已經傾銷台灣,如果美國還是繼續要支持綠能的話,美國的市場一年大概有35個GW,那麼美國對中國課以高關稅,給台灣的業者,當然是很好的機會去外銷美國。」

目前全球太陽能市場,僅剩中國與台灣具備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一旦中國太陽能廠價格優勢不在,包括元晶、聯合再生、茂迪等台廠有機會獲得美國客戶大單,不過業者坦言,模組產品價格回升仍有難度,產業中上游仰賴進口持續打亂市場節奏。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我們現在在台灣自己做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它的上游的原料幾乎100%是由中國購買,如果我們全部都改成用台灣製造的東西,移植到美國生產,那麼整個生產的成本可能會提高三成到四成,這樣子相對於台灣被扣稅,那個划得來還要詳細計算。」

儘管美國設廠有難度,但無畏川普政策反覆變化,台灣陽能模組廠積極開拓歐美日商機,光電股周一表現強勢,海外市場約占50%的聯合再生終場大漲7.31%,茂迪勁揚超過半根停板,元晶也有3%以上漲幅,目前台灣太陽能內需下滑,關稅不確定性高,模組業者期盼透過強化海外布局,挹注營運成長動能向上。(記者曹再蔆、陳柏誠/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