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A- 美國對等關稅刺激美股不斷動盪,究竟何時才會觸底?高盛分析師最近就給出報告,警告由於目前美國股票估值還是很高,而且失業率有增長空間,未來還是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高盛報告指出,近期的美股下跌屬於受關稅驅動的「事件型熊市」,平均跌幅落在30%左右,大約會持續8個月,並在一年內能恢復到原先水準。不過由於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也有可能會演變成長達兩年的「周期型熊市」。 高盛表示,接下來將關注包含股價是否足夠有吸引力,投資人是否過度悲觀等指標,來判定股市什麼時候會大反彈。
字級: A+|A-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歐近期持續對美國經濟示警,最新他又表示,川普關稅政策不斷變化,已經讓美國非常接近衰退。 達里歐表示,可以理解川普想要徵關稅,但認為他徵的方式「非常有破壞性」,指出現在世界局勢正在從過去的「多極」,轉向伴有巨大衝突的「單極」,如果美國沒有處理好,隨著貿易中斷、債務增加,新興國家崛起,美國恐怕會陷入比一般衰退更糟的情況,達里歐呼籲,美國國會應該先將政府赤字,削減到GDP的3%,這樣至少能先避開債務問題。
字級: A+|A-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本意是逼迫各國企業投資美國設廠,提高美國科技業製造實力,但Wedbush分析師艾弗斯(Dan Ives)認為關稅反而會害美國科技業倒退10年,是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以來「美國最糟的政策失誤」。 艾弗斯表示,美政府對中課徵超過100%關稅並對其他國家課徵10%關稅將逼美國科技業步入「末日情境」,因為「科技業供應鏈的心臟地帶仍位處亞洲」。 艾弗斯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美國科技公司執行長如今不知該如何是好。假設我們要從美國中西部一間半導體晶圓製造廠房出貨晶片,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中西部並不存在這樣的廠房,要花4到5年時間興建廠房,況且美國勞動市場也無法提供蓋廠房所需的人力。」 艾弗斯表示,過去30年來科技業供應鏈深植亞洲,即便美國花費數年興建廠房,日後美國製造的產品價格也會高3到4倍,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及美國企業買單。他認為,蘋果將生產基地轉回美國本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艾弗斯表示,將川普關稅政策形容為「徹底失敗」已經算是婉轉的說法。他批評美國關稅政策不僅是「自作自受」,還會打亂全球供應鏈,最後害美國消費者付出代價。 美國科技業近日陸續結算第一季業績,但艾弗斯估計科技公司這回不會發表第一季財測,因為大環境變數太多。他並預測,美國科技業有15~20%的資本支出已經暫停。 美國科技股繼去年狂漲之後,今年以來受到關稅衝擊紛紛走跌。以蘋果為例,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28%,4月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股價跌幅達20%。今年以來輝達股價也下跌26%,4月2日以來下跌10%。 儘管如此,艾弗斯還是推薦投資人買進蘋果與輝達,因為他認為這兩家公司用戶量龐大、擁有領導性技術並具備長期成長潛力,股價長期表現可期。 他認為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美國仍會繼續和各國進行貿易談判,預計政策變動將持續引起市場波動,建議投資人依照最壞情境、基本情境與牛市情境重新規劃今年科技股投資布局。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