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11日發布警示,指出報關系統故障,供美國貨主申請免除關稅的進口代碼無法運作。根據外媒報導,這項故障持續超過10小時之久,目前已經修復,不過外界仍擔心未來恐面臨更多行政成本與報關延誤。面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歐盟「共同抵抗」,不過法媒擔憂,生產過剩的中國貨找不到美國買家,最終恐都轉向歐洲市場。
大大的標題寫下海關「故障」,影響川普關稅措施。外媒CNBC報導,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發布警示,告知用戶用於豁免貨運關稅的系統出現故障。
儘管歷時超過10小時後現已修復,外界仍質疑,海關是否有能力執行新政策以及是否能如期徵收到川普政府所依賴的關稅收入。
報導指出,美國對多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以及對中國的高關稅,都是依據船運日期來判定,也就是貨物離開工廠或倉庫的日期
。
這被稱為「海上條款」,適用於所有在4月5日、9日與10日三次關稅公告前,已啟運、正運往美國的貨物。
即便中國的關稅稅率已上調至145%以及近期實施的一系列新關稅
,「海上條款」仍未改變。
台科大兼任副教授 羅天一:「這次他的關稅,因為他有九十天的寬限期,所以就賣方而言,要到美國的所謂的貿易上面,他一定要趕在所謂優惠期裡面趕快出貨。這次的美國系統之所以發生故障,我個人也認為應該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原來的系統沒有辦法承擔那麼大的量。第二個是它原來的紀錄檔也沒有那麼大的容量,去進入那麼多的歷史軌跡,所以造成它系統沒辦法正常運作。」
美國對等關稅宣布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大幅攀升,美中貿易戰更是越演越烈。雙方輪番向對方加徵關稅,美對中稅率已達145%、中對美則為125%。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在「對等關稅」政策上的行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罕見發聲,稱其對歐洲及世界各國實施「霸凌」,呼籲歐盟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反制川普。
ABC記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關稅戰中沒有贏家,並警告說違背世界只會導致自我孤立。」
不過對此,法國財經媒體迴聲報分析,歐中看似有合作抵禦關稅困難的可能性,但這種策略除了可能讓川普更加惱怒之外,美中兩強相爭,歐洲產業也將面臨極大危險,因為川普的極高關稅,很可能導致中國出口貨物湧進歐洲。
換言之,生產過剩的中國貨找不到美國買家,最終恐都轉向歐洲市場。(記者楊珩、黃名緒/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