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對科技產業影響衝擊巨大,業者大多表示,這將迫使更多科技廠包括半導體、電子代工大廠加速對美國擴大投資,其中又將以半導體晶圓製造,以及AI伺服器後段組裝廠,腳步最快。而相關供應鏈也將面臨拆解再重組,同時關稅難題,恐怕迫使更多科技業出走潮,”產業外移”問題令人憂心。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核彈,衝擊台灣半導體以及電子業供應鏈,影響巨大。和亞智慧科技董事長石文機表示,「我們都已經開始在展開,預計我們在今年內,在台灣就會有一個比較所謂『智慧型工廠』建立起來。這樣的一個模塊、這樣的一個模型,我們會直接複製到美國,甚至於歐洲。」
專注於光學影像軟體開發的和亞,是台亞集團旗下的金雞母。四月中旬正準備要掛興櫃,卻遇到關稅亂流,只能全力來因應。和亞智慧科技董事長石文機表示,「像之前我提到,我們在中美貿易戰就已經有受傷過。所以提起『關稅』這一塊,我們有更好的一些佈局。像我們現在往東南亞、往美國,甚至於歐洲,這一塊的發展,我們都已經開始在展開。」
關關難過關關過,台灣電子業韌性一向很好。走向美國製造,已是大勢所趨。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就環球晶圓來講,環球晶圓2022年就已經投入。同時在美國兩個州、三個場都在擴廠當中。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沒有改變投資計劃。因為2022年的時候,就已經做相當長遠的投資規劃。我們的方向,正好不謀而合。」
環球晶率先把自己「給環球化」,在全球蓋工廠,分散製造、在地供應。也讓8號環球晶股價跌幅收斂。而已經擴大美國投資的台積電,也同步縮小跌幅。半導體供應鏈正加速移往美國,電子代工廠也被迫美國製造。
這波科技業外移潮,正來勢洶洶。(記者/朱月英、姚尹哲/新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