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越南低頭喊對美"零關稅" 川普顧問:遠遠不夠
字級:
A+
A-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讓以高品質、低價格製成品聞名的越南,慘遭重擊,需要被課徵高達46%的重稅,雖然越南政府是以「零關稅」為基礎,要求談判,但卻被川普高級顧問打槍「遠遠不夠」。面對這樣的高度不確定性,台灣的製鞋廠、紡織廠都表示,目前只能暫時按兵不動。


經典鞋款在產線上移動組裝,但沒想到全球製鞋生產重心越南,卻成為美國關稅戰的一大重災區,遭到課徵46%的對等關稅,雖然越南當局打算以「零關稅」的方式爭取空間,但似乎還存在不確定性。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現在的46%,最後能夠談到20%、25%,那大概也就達到他原本預期的目標,就是我從46%降了一半,那如果全部的零關稅,能夠換到美國課你10%的關稅,我想這個部分,應該在越南的廠商,不只是台商,大概都能夠接受 。」

但不管關稅是多是少,都讓當地台商心驚膽跳,因為在美中貿易戰後,東南亞幾乎成了台商最大的遷徙地,以製鞋產業來看,像是來億約9成的產能就在越南,志強占比61%,豐泰占比46%,寶成、中傑雖然分別以印尼、中國大陸為主,但第二生產大國仍是在越南。

中傑-KY副發言人 陳榮松:「單單說要設一個廠,要到哪一個國家設廠,並不是那麼容易,第一個就剛剛提到的,就是我們供應鏈,因為我們原物料的部分,第二個就是你當地員工,你當地員工的部分,有沒有辦法去做這樣,一個技術面的問題,另外還有當地政府的政策。」

畢竟在海外設廠,都得從長研議,實在無法說搬就搬、說停就停,加上還怕美國關稅政策又有變動,台灣廠商只得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像是成衣大廠儒鴻、聚陽,都回應目前出貨正常,但因為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因此需要等待市況明朗,才會進一步布局。

但不只越南遭課高關稅,印尼、泰國、柬埔寨稅率也高達32%到49%,讓過去台商的分散基地,不再是避風港,反倒成為新一波衝擊核心。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如果說未來真的是把關稅牆拉高,而且開始引發大國之間,所謂的關稅戰爭的時候,那很有可能就變成大家開始需要去設不同的體系,然後把這些生產能量分散,因為我要到美國,有一個體系供應美國市場,然後我可能在東協或台灣,有一個生產的基地來供應亞洲。」

從美中貿易戰到如今對等關稅戰,考驗的不只是企業的應變能力,更考驗未來產業的全球化佈局。(記者 傅儀文、吳國豪/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川普關稅掀風暴!美2黨議員提案須國會審查
字級:
A+
A-

面對川普關稅帶來的全球風暴,美國共和黨內也出現反對聲音,參議院兩黨議員共同提出新法案,希望限縮美國總統川普的權力,要求關稅政策必須經過國會審議與同意,而且國會有權隨時終止關稅。


民主黨籍參議員 肯特威爾:「我們無法承受持續兩到三年的貿易戰,讓我們的產品被各國抵制,我們必須重新確立國會在貿易政策中的角色,確保貿易體系是基於規則,有透明度、一致性,並且是基於美國公眾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引發的關稅風暴愈演愈烈,連共和黨自家人都快要坐不住,參議院兩黨議員正在共同起草新法案,要求川普要加徵關稅時,必須在48小時內向國會報告,如果關稅沒有在60天內獲得國會批准,就會自動失效,這項法案也賦予國會權力,能隨時終止關稅。

共和黨籍參議員 甘迺迪:「關稅有點像威士忌,在適當的情況下,少量的威士忌可以讓人神清氣爽,但在錯誤的情況下,過多的威士忌,會讓你醉得像死豬一樣。」

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佔有53:47席的多數,但包含提案的資深共和黨參議員葛拉斯里,已經有5名共和黨人倒戈,支持立法限縮川普的關稅政策,如果民主黨也全數支持,這項法案就可能在參議院通過,不過實際上要完成立法非常困難。

Straight Arrow News記者 Ray Bogan:「一旦決議在國會通過,它將送交總統簽署批准,川普總統會行使否決權,以免他的重要經濟政策被推翻,因此國會想要單方面終止關稅,需要在兩院都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數,才能推翻總統的否決權,目前國會尚未出現足夠的反對聲音來終止關稅。」

參議院上周就通過決議,阻止川普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遭到川普批評是民主黨的伎倆,更發文表示眾院絕對不可能批准,但仍然顯示,川普強硬的關稅政策,已經在共和黨內部引發越來越多反對的聲音。(記者 魏嘉瑢、鄧邦貫/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美原產20%享關稅豁免? 專家:解釋權仍在美
字級:
A+
A-

川普對等關稅下人人自危,但根據美國關稅豁免規定 指出,「美國價值」占20%以上的商品,可部分免稅,被外界形容是「關稅人道走廊」。不過,學者分析,豁免究竟是整個商品,還是只有商品美國生產部分,解釋權最終仍在美國政府。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大刀,台灣面對32%的高關稅,市場擔心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恐怕遭遇重挫。不過市場突然出現一道曙光,「9903.01.34」關鍵豁免條文,被外界形容是「關稅人道走廊」、「唯一免死機會」。如果課稅標的報關價值,至少有20%源自美國,將可以豁免關稅。

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 吳大任:「未來我們要課這麼高的關稅,這個(豁免)部分可能就是我們廠商要提出申請,然後(美國)他來認定,他如果認定在我們產品裡面有20%以上是美國製造的,譬如(產品)有設計或者是有授權,你付了權利金,這些其實都可以算在裡面,所以他(條文)講的,只要你的內容裡面,有美國參與的部分(都可豁免)。」

舉例來說,由台灣組裝的AI伺服器,在美國出貨,攤開成分來源,其中由輝達設計、IP授權製造的H100晶片,占報關價值約45%,美系BMC控制板約占10%,軟體作業系統採用美國Linux約占5%,至於在台灣組裝與結構件約占40%,合計美國成分達60%,符合「9903.01.34」關鍵豁免條文,可豁免32%關稅,但剩下的40%仍要課徵對等關稅。

再看到無法免稅的案例,台灣或越南製的一般塑膠製成衣,出口到美國,因為面料、縫製等,全在越南完成,約占報關價值的95%,剩下美國成分只有5%,遠低於20%,因此仍需被課32%~46%的關稅,無法豁免。

不過也有學者分析,最終解釋權仍在美國政府。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 邱達生:「現在比較有疑慮的就是說,是不是只有含有美國成分的部分豁免,其他不含美國成分,比如說含有美國成分是20%,其他80%要照對等關稅來課稅,這個是比較不確定,但是一般而言譬如說像兩個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會有一個原產地規定,這個就是怕特定的國家去洗產地。」

關稅大戰有機會開出人道走廊,儘管最終條文解釋權仍在美國,但對於已陷入對等關稅泥沼的廠商而言,或多或少產生了浮木效果。(記者 葉俞璘、謝隆証/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