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科技新貴轉行種藍莓 盆植五千棵中北部最大
原產於北美的藍莓,成熟果實呈現藍黑色,台灣一年進口量將近三千公噸,是最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藍」金作物。(記者許聿恭/攝影)
▲原產於北美的藍莓,成熟果實呈現藍黑色,台灣一年進口量將近三千公噸,是最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藍」金作物。(記者許聿恭/攝影)
字級:
A+
A-

台灣市場對藍莓的需求量很大,一年進口量將近三千公噸,以往本土藍莓種植多屬玩票性質,產量稀少。但在台中霧峰有位農民林煌仁,因為看好藍莓的市場潛力,決定辭掉面板大廠的主管工作,全力投入。為了種藍莓,他甚至賣掉房子,採用盆植方式,努力克服蟲害嚴重的問題,如今種了五千棵,成為台中以北最大的藍莓農場。

小小藍黑色的成熟果實,裹著一層淡淡的果粉,它們是原產於北美的藍莓,雖然個頭小歸小,身價卻相當不凡,是最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藍」金作物。

藍莓農林煌仁:「超大顆的一顆可以到10塊錢到15塊錢的價值,光一顆啦!假設10塊錢,10顆就100塊了,隨便就吃光光,100塊就飛掉了。」

但要賺到這「藍」金可沒那麼容易,採收藍莓,彷彿就是一場眼力和判斷力的大考驗,就連專業的農民也不敢百分之百打包票,採到的果實,每一顆都是甜的。

林煌仁:「連我們專業的都不可能,能夠採到八成甜的話,已經是專業級了, PRO級的,盡量看一下蒂頭連接處這個區域,有沒有轉成黑藍色,沒有熟的地方,它就是還有紫色。」

這座位於台中霧峰的農場,園區裡種了五千棵藍莓,一百多個品種中,有十多種具有經濟採收價值,年產量達兩、三公噸,是台中以北最大的藍莓農場。

林煌仁:「藍莓它是溫帶作物,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需冷量,台灣的定義大概是15.6℃以下的時間累積,每一個品種的需冷量不一樣,台灣中部地區要累積到5、6百小時的很少,所以選擇一兩百小時的,做為中部環境種植的主要品種。」

過去台灣種藍莓的人大多屬於業餘玩票性質,投入大規模專業種植,林煌仁可說是第一批。出身農家子弟,父親在台中太平種枇杷,他卻不想跟著務農,到面板大廠上班,做到了主管,但高壓的工作型態,一直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林煌仁:「我原來是在做良率管理的,良率提昇,就算回家休息,也必須要有手機在身,就是待命的手機,突然之間產線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或是問題,就必須做決策,要不要這個產線馬上停下來做改善,或是不停下來,停跟不停,就差了幾百萬的損失。」

科技新貴轉行種藍莓 盆植五千棵中北部最大
▲原本在科技業工作的林煌仁,因為巨大的身心壓力,徹底對工作感到厭倦,於是改當農夫,全心投入藍莓種植。(記者許聿恭/攝影)

巨大的身心壓力,讓林煌仁對科技業工作,徹底感到厭倦,於是他開始在閒暇時,到爸爸的農場當假日農夫紓壓,那時他覺得務農在體力上的付出和高壓工作之間,反而取得了平衡。當時他試種了很多種作物,從中分析哪些具有市場潛力,可以用來創業,最後選定了藍莓。

林煌仁:「台灣的市場種植藍莓的還很少,第二個就是它是方便食用的;第三它有高營養價值;第四是不需要特別去行銷,大家都知道;第五個隔壁的老王不是隨便想種,就能夠種的起來的,藍莓剛好同時滿足這些需求。」

剛開始他劃了兩區,各種兩三百棵,但台灣藍莓缺乏種植經驗,只能邊試邊種,尤其藍莓根系屬於比較細的纖維根,對土壤相當挑剔,喜好PH值介於4到5的酸性土,而且有機質含量要在5-10%以上,排水性良好的環境,山坡地並不適合栽種。

試種三年多,累積一千多個日子的實作經驗,林煌仁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毅然決然辭職,全心投入藍莓種植,但這個決定,卻被爸爸狠狠打臉。

林煌仁:「他說藍莓沒有用啊!可能賣不了錢,你可能以後會當乞丐啊!甚至這樣的話,但是我心裡想的是做一個成績出來,讓家人知道,我不是玩玩的。」

為了籌措資金,他不惜捨棄原本優渥的生活,忍痛賣掉房子,改當租屋族。

林煌仁:「當初自己是有房有地有車有老婆,五子登科的環境,為了創業,必須犧牲掉其中幾個,為了要減少開銷,甚至在租屋時,住在八坪的小套房,一家四口就這樣撐了兩年。」

因為山上不適合種藍莓,最後林煌仁就將農場移到平地,以盆植方式栽種。好不容易網室蓋好了,他卻面臨了蟲害肆虐的頭痛問題,光是基斑毒蛾,就讓他在2023年,損失4成的產量。

即使害蟲再怎麼猖獗,林煌仁寧可花很多時間和人力抓,也不願意噴農藥,於是他在專家指導下,引進IPM(有害生物綜合管理)模式防治。

林煌仁:「在一整年當中,會遇到的蟲害有哪些、病害有哪些,針對這些蟲害病害在管理上面,做了很多非農藥的管理方式。」

還有藍莓最怕的薊馬,則以施放天敵小黑花椿象的方式,取代噴藥。七、八年下來,林煌仁已經建立起一套種植模式.還開發出藍莓專用土,以珍珠石、酸性泥炭土、椰纖這三類原料為主,排水性良好,有機質含量高達8、90%。有好的土壤還不夠,還要有強壯的苗,才能有隔一年的好產量,為了掌握苗的品質,他也大費周章自己育苗,一年大概生產五千到一萬株苗。

科技新貴轉行種藍莓 盆植五千棵中北部最大
▲努力提高藍莓的附加價,他用太小顆或不夠熟的次等果,做成果醬等加工品,延長剩果生命。(記者許聿恭/攝影)

努力提升產量,也提高藍莓的附加價值,新鮮現採的藍莓口感甜脆、香氣濃郁,太小顆或不夠熟的次等果,他就拿來做果醬等加工品,延長剩果的生命。

台灣很少見的藍莓樹,林煌仁也不藏私,儘管採收有難度,他也樂於打開農場大門,提供遊客採果,遊客來到這裡,不僅能體驗採果樂趣,還能認識農場生態環境,對藍莓有更多了解。

林煌仁:「這個水果在台灣還很少人認識它,連藍莓的果實是長在樹上,或是長在地上,都不知道的人也很多,來這邊的遊客會知道藍莓長在樹上,怎麼去判定熟度,採藍莓有多麼辛苦,水果多麼得來不易。」

投入陌生的「藍」海,雖然過程中考驗很多,但林煌仁沒有被打倒,在他的努力下,藍莓不僅在台灣落地生根,還積極開拓市場,提升應用價值,成為不折不扣的「藍」金作物。(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