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對等關稅政策重擊供鏈 蘋果損失恐高達1.3兆
字級:
A+
A-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針對上百國課徵「對等關稅」,市場分析指出,蘋果公司的損失恐高達1.3兆元台幣。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新關稅政策對蘋果無疑是帶來懲罰性影響,但蘋果並非無計可施,可能採取4種方式轉嫁。不過對此專家認為,效用不大,因為無論什麼方案,價格一定會漲,觀察蘋概股中,鴻海與即將舉行法說會的大立光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資金避風港。

Yahoo Finance主播 (2025.04.03):「蘋果股價恐創2020年以來,美股最慘單日表現。」

蘋果本周跌幅達13.27%,就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推動對等關稅政策,痛擊全球經濟,也波及自家蘋果及供應鏈。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新關稅政策對蘋果無疑是帶來懲罰性影響,蘋果可能採取漲價、與電信業者合作提高免稅金額、降低貿易換購方案折扣或對供應鏈砍價等方式因應。

不過,專家認為效用不大,因為無論什麼方案,價格一定會漲,連帶影響銷售量,供應鏈股價免不了受影響。

豐銀投顧分析師 李世新:「我認為接下來一個禮拜,投資人儘量靜觀其變,既然沒有辦法做預測的話,投資朋友儘量不要急著加碼,同樣的也不要急著把手中股票砍掉,我們先觀察一兩個禮拜。目前看來看去,在美國有設廠、本身又是蘋果供應鏈的鴻海可能反而是蘋概股裡面,相對比較安全的資金避風港。大立光可能是僅次於鴻海,相對安全的蘋概股。」

鴻海5日公布3月營收5521.25 億元,月增 0.13%、年增 23.37%,創歷年同期新高,第一季營收1.64兆元,季減 22.98%、年增 24.20%,也寫歷年同期新猷。

鴻海預估,第二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的表現,但仍需持續關注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之影響。

即將於10日召開法說會的大立光3月營收48.93億元,月增 3.34%、年增 41.77%,第一季營收145.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由於進入季節性淡季,預估4月拉貨動能遜於3月。

專家與業者分析,3C產品終端組裝赴美可能性低,可能要由供應鏈、品牌及消費者共同承擔關稅成本。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謝易叡:「第一階段是沒有對半導體產業課稅,但是他有對半導體產業的下游,包含一些手機、電腦、筆電還有AI伺服器這些的產業進行課稅。所以基本上,還是會一定程度的衝擊到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我們認為,第二波的對等關稅可能就會聚焦在半導體,或是藥品這些類別。」

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衝擊台灣供應鏈,儘管最新一輪的對等關稅尚未涵蓋半導體產業,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
,川普將會「深入研究」該議題,並將晶片製造從台灣帶回美國。

專家也提醒,台灣需進一步強化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參與角色,藉此分散外部風險,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記者 楊珩、方劭丞/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