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貨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最新消息指出,柯爾百貨也宣布將關閉15個州共27家業績不佳的分店。市調機構預測,今年可能有多達1.5萬家零售門市面臨關閉的窘境。近年通膨與消費者支出縮減,現在關稅對零售商成本的影響,將是另一個不確定因素。
民眾︰「這是針對實體購物的,但老實說,自從新冠疫情以來,我最喜歡的店關門了,真的很可惜。」
百貨業者︰「我們真的非常依賴當地顧客進店消費,或者即使只是進來打個招呼也很好,我們很希望能看到當地熟悉的面孔,並與人們建立真正的聯繫。」
柯爾百貨執行長艾希黎.布坎南今年1月上任後,就迅速制定了裁員10%及關閉門市的計畫,最新消息將關閉15個州共27家業績不佳的分店,他們還計劃投資高級珠寶、小尺碼服裝和貼身衣物等,並擴大與Sephora的合作夥伴關係。
CFRA分析師 Zzch Warring︰「你知道你的公司經營狀況不佳,而且已經連續幾個季度都是這樣了,我們認為對於一位新任CEO來說,通常需要等待12到18個月才能開始看到成果,整體來看,我們認為這個季度的表現相當糟糕,調降業績指引,季度盈餘EPS和營收未達預期;此外他們大幅下調了全年業績預測,遠低於分析師的預期,因此股價下跌20%是合理的。」
在通膨持續高漲和利率上升的壓力下,美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也受到影響,今年1月美國消費者支出更出現近兩年來首次下滑。其實美國百貨業的衰退已有相當長的時間,自2010年以來,百貨公司的零售總額已大幅下滑44%,近年的通膨與消費者支出縮減,進一步促使百貨業者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市。梅西百貨計畫在今年關閉66家虧損門市,並在未來三年內總共關閉約150家門市;現已私有化的傑西潘尼百貨,陸續關閉數百家門市後,最近公布今年關閉8家門市。現在對等關稅對通膨、消費者行為,和零售商成本的影響,將是另一個不確定因素。
CFRA分析師 Zzch Warring︰「我認為服裝業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大部分服裝都是在中國生產的,或者至少很大一部分是如此,雖然一些公司已經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但要完全避開中國仍然相當困難,因此我認為服裝業肯定會受到影響;至於鞋類產品,許多生產已經從中國轉移到了台灣,以及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只增加10%的成本,我們認為對這些公司影響不會太大。」
美國零售業掀倒閉潮,根據Coresight Research數據,2024年熄燈近6200家,已超過2023年的總數5553家,更超過疫情年。面對高通膨、高利率,振興百貨公司的努力,面臨越來越大的阻力。(記者 黃梅琴、陳昱志/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