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釋出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關切台灣進口美規車、牛豬產品等措施。由於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即將上路,行政院長卓榮泰4月1日表示,全球地緣政治、經貿秩序、產業結構、生產鏈結構仍持續調整中,政府進行研商後提出應對方案,歸納出「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對產業有支持」3點主要做法與原則。
根據USTR今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內容,對台灣部分仍認為對美規車設置技術性貿易障礙,並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及對某些美牛產品實施繁瑣檢查的做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政府一向秉持善意與各國溝通。
經貿辦指出,今年報告增加美國利害關係人士認為台灣對使用美國豬肉之場所查核並不合理,造成業者不願購買美國豬肉等內容。但實際上各國政府為維護國民健康、安全、產業結構等考量,都會實施若干貿易管理措施,針對管理措施所提出的不同看法,有關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會以專業的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討論。
此外,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將祭出的對等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行政院已成立對應美國關稅的經貿小組,模擬推估可能的關稅和相對因應辦法,例如關稅如果增課10%、25%等情況,找出因應的方法。因所有的情境尚未發生,等到美國關稅正式啟動後,預計4月7日行政院將會公告更加具體的因應方式,努力將衝擊降到最小。
國發會則以「加強投資台灣,厚植產業競爭力」、「強化台美貿易及產業合作」及「推動全球半導體與非紅民主供應鏈」三策略作為因應對策,全面盤點台美貿易合作機會,擴大對美國投資與採購,就全球供應鏈台美產業互補互利的生產分工,及美國具投資商機的業別,並擴大對美產業及技術合作,成為美國可信賴供應鏈夥伴。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