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2025年已邁向超高齡社會,面臨勞動力與人才的雙重短缺,最新國際研究指出,台灣員工倦怠指數高達36%,不僅是亞洲之冠,更位居全球第一;根據調查,員工遇到歧視與霸凌選擇向上反應的比例是3年來最高;而難以兼顧家庭與職場而感到身心俱疲的比例,在各產業間平均高達67%,顯示身心健康依舊是職場痛點。
今年3月台灣科技圈爆發震驚社會的職場悲劇,雲云科技董事長與技術長理念不合,最終釀成兇殺案,事件背後,職場霸凌與管理層的應對方式,再度引發關注,特別是當霸凌者擁有決策權時,受害者更難以尋求協助。專家指出,人資部門應將員工心理健康納入關注範圍,特別是管理層的心理狀態。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戴國榮︰「我們一直呼籲政府應該要去訂定專法,或者是在職業安全衛生法裡面訂定專章,來去明確的規範職場霸凌的定義;另外在內部申訴的一個機制,包括調查,包括它必須要保密進行,包括調查屬實之後的懲處的部分,也要去做明確的規範;另外很多內部發生職場霸凌的時候,可能加害人本身是高階主管,或者公司的負責人的話,整個的內部調查部分,可能會造成員工心裡的不服,透過第三方的公證人,來做調查這樣的機制建立,才可以讓整個反職場霸凌的一個制度可以更完整。」
2024年職場霸凌及身心殞落事件頻傳,根據全球管顧公司WTW研究統計,台灣員工倦怠比例高達36%,是世界第一,每5人中就有1人曾因工作求助身心科,如今員工遇到歧視與霸凌,選擇向上反應的比例是3年來最高。
天下學習自2022年發起「TALENT in Taiwan人才永續行動聯盟」,倡議邁入第4年,聯盟再度以「DEI」為主張,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一份好工作包括多元、公平、共融,簡稱「DEI」,天下學習蒐集到有史以來最踴躍的4688份問卷,進行台灣職場DEI大調查,發現職場歧視與霸凌,比過去三年向上反應的比例大幅成長24.6%,數據顯示,公司有無歧視,員工留任意願相差10.2倍。
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 劉鳳珍︰「三年前做調查的時候,大概只有18%左右才會向上反應,可是我想這一、兩年,台灣整個職場關於歧視偏見或者是霸凌,甚至性騷的事件一直發生,而且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在今年的調查裡面,我們就看到大概有43.5%的人,因為現在新世代的工作價值觀,很明顯的跟過去非常的不一樣,所以我們看到有個現象叫『整頓職場』,所謂的整頓職場就是說,年輕世代對於以前的權勢欺凌,或者是這種高度的上對下的權威要求,他們越來越不能忍受,所以當他們有任何不同意見想要表達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擅用社群的發聲管道,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所以這也是企業在經營品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危機管理訊號。」
台灣職場潛藏的DEI風險與公正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了解對方後,才對其工作表現下判斷這項指標,台灣企業不僅比去年退步了10分,與國際高標國家相比,落差更高達27分,與亞太區相比也落後26分。
另外,生育率全球墊底的台灣,企業是否提供友善的育兒支持,調查發現,生育導致職場權益受損的現象普遍存在,金融業曾因兼顧育兒影響升遷的比例高達40%,高科技製造業有35.3%,員工擔憂育嬰假或產假後工作將被取代,傳統輪班製造業有35.2%員工不敢請育嬰假,擔心造成同事困擾。
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 劉鳳珍︰「女性在升遷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到高階主管的階段,我們調查裡面就看到,同樣是身為高階主管,他感受到公平發展的比例,比男生整整少了10%,我們再把這群高階女性,再用另外一個維度看,我們看到蠻驚人的數字;就是同樣都是身為高階主管,在我們的問卷調查裡面,男性高階主管有小孩的比例大概接近一半,可是女性高階主管有小孩子的比例不到4分之1,這個懸殊的差距,其實你就可以清楚看到,女性因為要肩負比較多的育兒或者是家務的工作,所以使得她在升遷的過程當中,可能因為這些的干擾因素,就會導致她相對選擇的工作而放棄了家庭。」
對於現代職場女性在升遷起飛之際,總是會碰到適孕年齡與兼顧家庭的兩難,企業如果無法改善這種為了保住工作、升遷不敢生孩子的環境,最終將導致台灣沒有下一代人才,企業與國家發展陷入停滯,在職場中創造DEI文化,是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吸引和保留人才,並帶動組織績效的重要策略。(記者 黃梅琴、謝隆証/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