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在軟銀領投下,最新募資400億美元,使估值翻倍達到300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私人科技融資案,並計劃進一步與軟銀和甲骨文合作建設「星際之門」AI數據中心網路。不過外媒指出,OpenAI必須在今年年底前轉型為營利公司,否則這筆資金最終只能拿到一半,甚至更少。
全球AI領導企業OpenAI最新宣布,由日本軟銀集團領投的400億美元融資已經完成,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私人科技募資。然而,這筆融資帶有附加條件,OpenAI必須完成營利公司轉型才能全拿。
CNBC記者 Kate Rooney:「如果OpenAI未能在今年年底前重組為獨立的完全營利企業,那目前從軟銀及投資聯盟籌集的400億美元資金可能會因此減半,僅能獲得200億美元。根據一位熟悉這筆交易的匿名消息人士透露,這筆融資附帶的條件相當特殊,對於目前史上最大規模的私人融資案來說,無疑增添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軟銀提供占總投資額75%的300億美元,其餘則來自微軟及其他投資人。資金將分階段釋放,第一筆100億美元會以可轉換債券形式提供,待OpenAI完成結構調整後就會成為股權,但轉型之路恐怕並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記者 Keach Hagey:「我認為馬斯克有這個能力,能嚴重干擾OpenAI轉為盈利公司的進程,這正是他一直透過訴訟想要做的事情。只要他不斷提出質疑,OpenAI轉為盈利公司的過程就會拖得更久,募資也會變得更困難。」
OpenAI目前估值達30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私營企業之一,僅次於馬斯克的SpaceX,並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持平。在新資金的幫助下,OpenAI能進一步推動AI研究、擴張AI運算基礎設施,為每周全球使用ChatGPT的5億名用戶提供更強大的AI工具(記者陳鳴駿、陳怡蓁/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