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取代台積電? 聯電傳與格芯合併 股價漲近3%
字級:
A+
A-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最新傳出可能與美國晶片大廠格芯(GFS)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優先在美國進行研發投資,並有機會成為台積電的替代方案。對此聯電表示,公司對任何市場傳言不予回應,目前沒有任何合併案進行。不過受到消息激勵,聯電ADR應聲大漲,台股開盤也開高大漲半根停板,終場漲幅則收斂至2.91%。專家表示,兩家若能合併成功,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未來版圖,不過合併案能否順利通過,仍面臨多重挑戰。

大大的標題寫下,格芯考慮與台灣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合併。

《日經新聞》報導,格芯已與聯電就潛在的交易進行接觸 。兩家公司有意創建一家規模更大、總部位於美國的公司,將生產業務範圍深入亞洲、美國和歐洲,確保美國能在台海緊張升溫、中國自行生產更多晶片之際,保有取得成熟製程晶片的管道,終極目標是取代台積電

消息一出,刺激聯電ADR價格狂飆,盤中上漲超過14%,終場仍超過9%,收在7.15美元。

金融機構財務顧問 李諒哲:「聯電跟格芯在全球代工的市占率,大概是4.7%跟4.6%,如果兩個合併成功,市占率將超過9%,會超越三星跟中芯國際,會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的企業,僅次於台積電的六成。」

對此專家認為,如若兩家合併成功,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未來版圖。然而,合併案能否順利通過,仍面臨文化背景差異、管理模式整合、技術重複可能帶來的資源浪費以及美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嚴格審核等多重的挑戰。

半導體業界則認為,相較於格芯,聯電若跟英特爾合併,互補性較高,也較有市場競爭力。

金融機構財務顧問 李諒哲:「格芯跟聯電的技術存在部分的重疊,尤其是在28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如果聯電與英特爾能整合,聯電可以藉助英特爾的政策優勢拓展在北美及歐洲的業務,英特爾能迅速獲得成熟製程的競爭力,補足自身業務的不足。」

儘管聯電回應,表示「不回應市場傳聞,公司目前沒有在進行合併」 ,利多消息助力下,聯電1日開盤大漲半根停板,後來漲幅雖然縮小,仍舊維持小紅格局,顯示投資人仍樂觀預期,關稅戰下的半導體整併潮。(記者楊珩、喬大龍/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